中纪委高调查处中铁建天价招待费 开启全方位反腐(3)

中纪委高调查处中铁建天价招待费 开启全方位反腐(3)

签字背书

近年来,政府部门“三公”问题受到重拳治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而相形之下,对国有企事业单位“三公”消费的监督并不到位。

“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对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政预算监督不给力。” 竹立家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我国当前的事业单位中,除了一类事业单位的运行管理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其他事业单位都还没有纳入进来,国企的运行管理费用更是一直游离于公共财政预算之外。“这样一来,人家花多少钱都不知道,更别说监管了。”

关于国有企业业务招待费的公开问题,只在由监察部、国家经贸委、全国总工会等于1998年11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国有企业实行业务招待费使用情况等重要事项向职代会报告制度的规定》中提及。

按照该规定,国企的领导人应当向职代会报告业务招待费的使用情况等,而报告的内容包括:业务招待费全年核定额和实际支出额以及主要开支项目,开支是否符合制度、手续是否完备以及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显然,这个规定不仅公开的范围仅限于职代会,而且在具体公开的方式上也缺乏明细和具体的规定,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起到约束作用。

这次中纪委对中铁建的调查似乎正在改变这种局面。强卫东说,中央纪委领导同志对此高度重视,“王岐山同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认真核查,对存在的问题要严肃处理,并由我和中国铁建的纪委书记齐晓飞在核查报告上签字背书报结果。”

他解释说,“签字背书”是王岐山同志提出的要求,就是由监管责任人在检查结果上签名后上报,以利监督和责任的担当。

不少业内人士反映,“签字背书”的方式,在央企反腐进程中恐怕还是第一次,而且在全国范围内的反腐工作中,也可能是第一次出现。

强卫东表示,从今年5月起,中铁建在全系统抽调1170多名业务人员,历时3个多月,对全部36家二级公司及其所属开支最大的1家三级公司,共4250个核算单位2012年度及2013年上半年业务招待费进行检查。检查覆盖了单笔金额1000元以上的所有支出,共涉及业务招待费14.22万笔,发票15万多张,金额4.57亿元。

据中铁建内部人士透露,在刚刚过去的4个月,中铁建系统上下一片焦虑。此次事件直接催生了中铁建首个《业务招待费管理办法》。该办法要求,在业务招待的每张发票背后必须说明:多少个人吃、请谁吃、证明人是谁、陪吃人是谁,且每张发票的金额不能超过5000元。

中纪委对中铁建的调查对控制央企招待费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铁建业务招待费总额同比下降了29.6%。

强卫东说,这次检查的实践证明,“签字背书”实现了压力逐级传递、责任层层落实,促进了责任担当、监督到位。他还透露,下一步他们将推广运用“签字背书”这个新方法,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健全责任机制。记者/蔡如鹏

责任编辑:刘萌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