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2)

“中国梦”不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2)

中国需要有耐心。尽管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在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耐心解决的问题。

Q:对于“中国梦”,有日本专家质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担忧“中国军力增长”。对此您怎样看?

A:我认为这与战略竞争有关。对于任何观察者来说,很明显中日之间在地区和国际上存在战略竞争。日本在国内要“修宪”,在南亚地区需要支持,在拉美和非洲找盟友,都是对中国在地区和国际上的影响的一种回应,很明显两国在外交和战略上都有竞争,所以中国梦也好,钓鱼岛问题也好,都成了日本增强军事投入、“修宪”、拉拢与美国的盟友关系等等行为的依据。中国处在一个很关键的时刻,如果未来十年中国能取得更大成就,不仅仅是经济大国,而是成为一个强国,就能产生影响,避免被日本伤害。

亚太地区存在一种风险,即形成类似冷战时期欧洲“集团阵营”,比方由日本、美国领导一个阵营,中国的影响力形成另一个阵营,我觉得这种两极化的态势会产生很负面的影响。我认为中国应该尽力施展外交手段来遏制住地区敌对阵营的产生。中日关系复杂,尤其在现在,日本一些政治家在处理日中矛盾时带着国内政治目的,如果对中国的态度越严厉越不客气,他们在国内得到的支持就越多。越是这样,安倍晋三越难改变他的政策,他以前的政策不是现在这样的。

加强对外传播,消除对“梦”的误解

Q:您所了解的西方媒体对于中国梦的理解是怎样的?

A:从我了解的情况看,西方媒体还存在一种误解,因为“中国梦”在称呼上与“美国梦”很相似。所以有人也会想当然地认为中国照抄了“美国梦”。“中国梦”的内涵是复杂、广泛、多样的,而并非像一些西方人那样,以为“中国梦”就是中国人的“美国梦”。

西方人缺乏对中国的认识,不了解中国的文化,不了解中国的情况。所以对中国而言,接下来很重要的一个战略工作就是加强软实力,这是让外国正确了解中国的重要举措。这不是说让别人不去批评他们看不惯(中国)的地方,别人有批评的权利,中国人也有批评西方的权利,但是不能因为无知而批评。

文化传播是很重要的手段,因为如果别人不了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人们就不会了解中国的政策。如果一个人多少知道一些中国的文化历史就更容易理解中国。

欧洲人与中国人的接触有限,比如看到在欧洲的中国游客,钱包鼓鼓,进出奢侈品店,他们就会认为:看,这就是“中国梦”,大把花钱,买高档产品。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不了解中国人的生存方式,他们就会有这样的错误理解。

比起经济,文化和历史更能让人了解中国。“中国梦”还需要在西方社会进行更多的诠释,让他们正确了解这个“梦”的内涵,让他们知道这是完全不同于“美国梦”的。

Q:对于“中国梦”如何获得世界更多理解和认同,您能否提供一些建议?

A:媒体的作用很重要。但是也需要在学术领域(做出努力),比如7月在西班牙举办了一个研讨会,中西双方都有参与,来讨论“中国梦”。但是诠释“中国梦”是一个需要耐心的长期的工作,这不像卖可乐,放个广告就可以了。这与中国进行文化传播是要同时进行的,比如孔子学院,他们的角色很重要。

然后是信息传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包括公司之间、学院机构之间的交流。个人的交流更有利于人们了解“中国梦”。网络和电视也重要,一个关于“中国梦”的电视节目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但是在西方这个并不常见,人们不会看。所以需要更多的交流与对话、更多的耐心和持久的努力。现在人们要比十年前更了解中国,但是这个深入的程度远远不够。这个问题不是投入大量金钱或者来一场宣传战就可以解决的,也许将近十年会有所成效。

还有就是要重视实际例子的价值,一个好的例子胜过千言万语。一个(诠释)“中国梦”的实例,一个(说明)社会公正的实例,一个积极向上的实例会更有助于西方社会理解“中国梦”这个概念。

当然,用西方人的方式去诠释有助于他们理解。但也取决于对话者的信息水平。有些人了解情况,有些人不了解,这也决定了对话的方式。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像我们这样可以充当桥梁的人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我们对中国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在本国也有平台去向本国公众解释中国的情况。桥梁的作用很重要。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