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一次抗议活动上,一位带太阳镜的女子抗议美国情报机构的监听行动。 新华 法新
斯诺登再次搅动本已敏感的美欧关系。这位还在俄罗斯避难的美国情报机构前雇员,因为揭露美国情报机构的秘密监控计划,而得到全世界的持续关注。
日前,德国有51位来自文化界、体育界以及政界的名人联合呼吁,要求德国政府给予斯诺登避难权。让其出席德国的国会听证,调查美国情报机构对德国肆无忌惮的监听活动。
但德国政府已经明确表示,出于“跨大西洋关系对德国的重要意义”,不会给予斯诺登避难权。不过,德国情报部门目前已经在跟美国情报机构频繁磋商,据称,预计双方将于明年初签署互不监听协议。
在监听欧洲盟友的事情上,美国是有伙伴的。
英国《独立报》5日报道说,英国间谍机构在德国运行有一个“电子间谍站”网络,用以监听和搜集情报。西欧几个国家一直在合作监听欧洲的互联网和电话通信。
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奥地利……,美国情报机构的监听名单在不断地延长。
搞清欧洲领导人的真实想法
早在今年6月,在美国“棱镜”秘密监视项目最初曝光时,欧洲就向美国提出严正交涉,认为此举涉嫌侵犯到欧洲民众的隐私权等权利。但美国方面始终没有做出明确和公开的回应。
接下来,“棱镜”监视项目曝光者、美国情报部门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不断爆出猛料:英国在2009年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窃听与会国家代表的电话和窃取其电子邮件信息;英国实施代号为“颞颥”的海底光缆监听项目,并于美国共享大量数据;美国秘密窃听和监控欧盟机构等。外界开始意识到,“棱镜”只是冰山一角,美国国家安全局的触角已经超乎普通人的想象。
自10月下旬开始,欧洲媒体援引斯诺登提供的文件相继爆出,美国国家安全局大规模监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的电话通话,数量级达到千万次。媒体披露的一份机密备忘录显示,美国曾监听全世界35位领导人的通信,其中对德国总理默克尔的监听长达10年之久。
而事实上,搞“窃听”还不止是美国。据观察人士称,同美国一样,欧洲情报机关也在收集和监听各种情报。英国《卫报》2日披露,德国、法国、西班牙和瑞典的情报机构与英国合作,对网上和电话通讯实施大规模监听。
法国前外长贝尔纳·库什内对媒体表示,“监听的广度让我们震惊。老实说,我们也监听……但我们没有美国的手段,这让我们嫉妒。”
在情报界,针对盟友的窃听并不少见,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公开的秘密。毕竟,盟友经常拥有不同的利益分歧。至于美国为何要大规模窃听欧洲国家,德国马歇尔基金会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研究员伊恩·莱塞认为,原因可能很简单,那就是经济利益。莱塞表示,自冷战结束后,全球的情报机构都开始将工作重点调整到收集经济和商业情报上。
莱赛的解释或许有些简单,因为现实中的美欧关系非常复杂,不是简单的“盟友”一词可以完全涵盖。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日前在国会作证时说,对于情报行业来说,一个基本的准则是要搞清世界领导人的真实想法,看看其公开言论是否与其闭门讲话相符。
签“互不监听协议”保情报安全
由于美国的监听项目陆续曝光,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加大向华盛顿的外交压力。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最近举行的欧盟峰会上称,美国这种监听盟友的做法不可接受,美欧需要“重新建立信任”。
为了掌握更多情报和证据,德国方面还直接与斯诺登进行接触。德国联邦议会一名议员10月31日与斯诺登在莫斯科会面,并公开了谈话情况。德国内政部部长汉斯-彼得·弗里德里希1日说,德方愿意与斯诺登接触。
在欧洲盟友的压力下,美国方面也开始了“危机公关”。美国声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对监听一事并不知情,并将重新核查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听项目。美国国务卿克里10月31日首次承认,美国在海外的一些监听行动“走得太远”,并承诺美国将来不会再这么做。他解释称,由于美国拥有相关监听技术,因此“自动地”实施了相关监听行动。
据斯诺登透露,美国与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国签署了一份叫“五只眼”的情报共享协议,协议国之间共享高度机密情报,并承诺“彼此不开展谍报活动”。目前,德、法等欧洲国家也希望尽快与美国签署类似“互不监听协议”,从而确保自身情报安全。
都清楚这场“游戏的规则”
虽然窃听丑闻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但欧美的外交官们似乎很懂得这场“游戏的规则和底线”,并不希望其在根本上破坏美欧关系,尤其是正在进行中的欧美贸易和投资谈判。这一谈判在今年年中正式启动,如果达成协议,将建立世界上最大的自贸区,在将美欧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同时,也将深刻改变现有的世界贸易秩序和格局。
事实上,除德国和法国外,其他多数欧洲国家反应并不激烈,希望淡化处理此事。有舆论认为,德国和法国的强硬态度更像是一种策略,以便在与美国相关谈判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在最近的欧盟峰会上,欧盟28个成员国领导人通过一份措辞克制的声明,仍然强调“情报收集是打击恐怖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仅仅对“缺乏互信将妨碍情报收集领域的合作”提出警告。
比利时皇家国际关系学院项目主任斯文·比斯科普认为,虽然目前局面让人难堪,但美国和欧洲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纽带非常牢固,因此,预计这并不会对跨大西洋关系造成特别的影响。比斯科普还说,尽管外界可能有一些猜测,但美国和欧洲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协定谈判肯定会全速推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