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供给管理发挥内需潜力
从总需求的角度来看,内需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积极扩大出口,逐步形成了以出口导向为重要支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快速增长。与外需相比,内需增长则相对滞后,潜力还未完全释放。
从国际经验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占GDP的比重基本都在70%以上,对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之相比,我国消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偏低,发展严重滞后,但这也意味着消费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力。
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最大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人均消费水平比较低,消费结构的快速升级释放出的需求潜力相当可观,扩大内需还有着相当的市场空间和持续性。
此外,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正方兴未艾,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6%,仅是世界平均水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城镇化率,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60%的城镇化率。
联合国关于世界城市化展望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到2030年,中国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5%--70%,每年要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千万人,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总量,未来中国还将增加约3亿城市人口,相当于目前美国的人口总量。随之而来的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的升级必然带来巨大的消费需求。本文来源:瞭望观察网
为解决中国需求不足问题,我们在刺激、扩大有效需求的同时,还应重视激励、优化、提升、增大有效供给。要扩大内需,就不能回避供给管理。如果对市场上的假冒伪劣商品不严加整治,就如同劣币驱逐良币、劣车驱逐好车那样,永远不会有货真价实的名牌涌现。
不注重加强供给管理,不从产品的质量、价格、服务、诚信等方面全面优化供给,只一厢情愿地扩大供给就很难实现目标。具体说来,企业只有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提高能满足市场需要的有效供给能力,即提高竞争力,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才能赢得客户和市场,才能提高效益和收入,才能增加投资和消费需求。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