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事业飞速发展,形成了多种类、多功能、多样化的新闻传播体系。然而,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传统的以媒体数量扩张和信息增量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已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新闻事业健康发展,必须实现从外延式发展到以提升素质和质量为主要特征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课题组(以下简称课题组)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科学建立新闻工作价值体系与有效提升我国新闻媒体传播能力研究》,围绕提升新闻队伍综合素质、推动新闻行业内涵式发展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
我国新闻行业发展现状
从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新闻从业者的调查看,目前我国新闻队伍呈现“三多一少”的新特点。“三多”即年轻人多、非新闻专业背景人员多、高学历者多,“一少”即拔尖人才少。在新闻作品质量上,存在“一高两低”问题。“一高”即一般性报道比例高,“两低”即深度报道比例低、前瞻性报道比例低。
这些问题的存在,与当前新闻理论研究的一些方法和新闻行业内部评价机制有着直接联系。从研究方法来看,在新闻理论研究中存在拘泥于单一“事实”要素,过于关注活动对象,缺乏对活动主体关注的现象。从理论建构来看,在新闻理论研究中存在侧重于客观、真实呈现事实,缺少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深层价值进行研究的现象。从新闻评价机制来看,一些新闻媒体在考核过程中往往采取单一量化考评方式,即薪酬与工作量直接挂钩,这就容易导致一些新闻从业者一味追求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发展,不重视作品质量等问题。
创新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理论
针对我国新闻行业存在的问题,需要创新新闻采编综合素质培训理论。
在研究方法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主客体的辩证统一出发”,强调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摈弃单一的“从客体出发”的研究方法。新闻不是“事实”单一要素的简单呈现。运用什么方法来认识和挖掘事实的价值,传递怎样的价值主张和社会责任,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作品,无不与从事新闻工作的“人”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更加注重新闻从业者综合素质的提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