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四川省宜宾市委党校在学员管理的制度建设和管理举措上,大胆创新、力求严格,着力培养学员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勤政务实的工作作风、勤学善思的学习作风和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努力把党校打造成“八项规定”的宣传平台和干部作风的锻炼基地,完善制度规范,筑牢改进学员作风的“总屏障”。制度建设是宜宾市委党校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科学化的重要举措。在中央组织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的指导下,依据《关于进一步加强党校行政院校学员管理的规定》,宜宾市委党校制定了符合校情实际的《学员管理工作规定》,明确了学员参训期间的请假制度、学习纪律、考评制度等,特别提出了改进学员作风的“八个不准”和相应的惩戒处理办法,借助制度规范这一“总屏障”将不良习气和不实作风隔离出去,营造健康的政治生态环境。
创新教育形式,拓宽改进学员作风的“总渠道”。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实践,宜宾市委党校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入学教育+理论宣讲+现场体验+学员研讨”的党性教育模式。开班后由班主任(组织员)组织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入学教育,重点强调学员参训期间的学习纪律、生活纪律、课堂纪律等,共同学习从中央到市委有关改进作风的各项规定,帮助学员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开设主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的专题课程,邀请市纪委领导主讲授课。安排学员到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组织学员开展“转变作风,从我做起”的签字和宣誓活动,学员根据学习心得,结合个人实际现场撰写党性分析材料,最后由专职教师组织学员讨论,并就部分学员的党性分析材料进行点评。这种理论与实践相联系、体验与思考相结合、由面及点、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式的党性教育方式,成为帮助学员增强党性修养、改进工作作风的主要渠道。
严格管理监督,把好改进学员作风的“总开关”。“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考核、从严惩戒”是宜宾市委党校学员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实行班主任(组织员)跟班听课制度,及时掌握学员的考勤情况和课堂纪律遵守情况。实行班主任(组织员)全程参与制度,严密监督学员在课外活动和异地培训期间的违规违纪行为。倡导勤俭办学理念,为学员提供纯洁干净的学习环境。将学员的出勤情况、校规校纪遵守情况、党性分析材料撰写情况等参训期间的作风表现纳入百分制考核,并编制学情通报及时报送组织人事部门。
多措并举、多力齐发下的宜宾市委党校干部学员作风建设不断扎实推进、效果凸显,学员参训期间的良好作风将成为干部在工作中进一步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基石。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委党校)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