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土豪”与“大妈”携手进牛津词典(3)

【案例】“土豪”与“大妈”携手进牛津词典(3)

哪些词语被外媒“重点关注”

Dama(中国大妈)

今年,《华尔街日报》在其网站的视频报道中,首次使用“dama”这个用汉语拼音得来的单词形容中国的中老年女性。报道中指出,国际金价今年4至6月下跌期间,许多中国消费者纷纷抢购黄金,其中包括不少中年女性,引发外界对“中国大妈”抢购黄金的关注。正因为有了“dama(大妈)”,中国日渐成为影响全球黄金市场的主力军。

Lianghui(两会)

2010年有关“两会”的报道中,不少海外媒体将“两会”的拼音“lianghui”直接作为新词,在报道中使用。由于“两会”的英文译名较长,这种拼音译法比起英文的大串单词简洁不少。

Guanggun(单身男青年)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2010年3月一篇报道中国男多女少的文章中,将大龄男青年称为 “guanggun(光棍)”。此后,不少媒体在援引这篇报道之时,也使用拼音“guanggun”替代“bachelor(单身汉)”一词。

词汇怎么才能被纳入到牛津词典之中

所有词语被收录于词典之中时,都要考虑它的“通用程度”和“使用频率”,但是所有的外来词语在评估上都有一定难度。

据朱莉介绍,将外来词加入词典之时,通常要考虑多重因素。“形象化地来说,就是要看母语为英语的人能否十分自然地去使用这些词汇,‘外来语’的感觉是否在逐渐弱化。如果它被媒体广泛使用,而不仅仅出现在某篇报道之中时,我们肯定会考虑开始收录它们。”

“土豪”携手“大妈”或进牛津词典 是文化讽刺吗

近日,一则关于“Tuhao(土豪)”“Dama(大妈)”等中文热词有望以单词形式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的消息引发网民关注和热议。有人将之归结为中国影响力提升的体现,认为这是中国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契机,但也有人认为这些词汇本身带有贬义或嘲讽意味,或对中国人形象有所损坏。

据媒体报道,牛津大学出版社双语词典项目经理朱莉·克里曼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例如“Tuhao”“Dama”和“Hukou(户口)”等词语已经在牛津英语词典编著者的关注范围内。“如果‘Tuhao’这个词语的影响力持续的话,会考虑在2014年的更新中把它加入词典之中。”

“土豪”和“大妈”都是今年中国网络上当之无愧的热词。“土豪”这个词早就存在于汉语体系中,原本指横行乡里的地主,但如今这个词主要指用于描述富有(豪)但没有文化(土)之人。

近日,英国广播公司BBC专门为“Tuhao”一词做了一档节目,介绍了它的词源、词义以及风靡一时的原因。而年初,“大妈”的汉语拼音“Dama”也登上了《华尔街日报》,被称为“影响全球黄金市场的一支生力军”。

北京大学教授、文化学者张颐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文热词以单词形式被收录进主流英文辞典并非今日才出现的情况,之前就有“Guanxi(关系)”“Taikonaut(太空人)”等,这是中国在全球影响力日益提升的一种表现。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也会产生一些独特的热词,吸引了一些外国专家进行研究,但那时仅仅是作为区域研究的一个资料。”张颐武说,而如今,中国和西方国家在经济、社会、政治、人员来往方面更加紧密,在中国出现的热词通过西方国家媒体以及互联网的传播也为更多普通西方民众所了解。

“这种现象方兴未艾,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影响力的逐渐提升,势必会越来越多。”他说。

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说,中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媒体关注中国的经济、文化、社会等现象,这件事情本身是中国的世界关注力在提高的证明,中国人在创造英语名词,中国人靠自己的变化来影响世界。

在全球化背景下,汉语“渗透”进英语的情况不在少数。比如你现在用“longtime no see(好久不见)”问候一位外国老朋友,他不会认为这是“chinglish(中式英语)”。事实上,这句明显来自汉语的问候语已经出现在了风靡全球的小说《哈利波特》中。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