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改革如何改变养老生活?(4)

新一轮改革如何改变养老生活?(4)

核心提示:人力社保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曾表示,有关部门正在酝酿等待条件成熟时延长退休年龄,有可能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在2030年前,职工退休年龄将延迟到65岁。

还不会动用社保基金

“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决定》

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对今后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将产生怎样影响?会不会促使企业养老金水平大幅提升?

金维刚解释说,国务院在2000年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作为国家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期间养老保障以及其他社会保障方面的巨大压力,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彩票公益金、国有股划转、基金投资以及其他方面。

到2012年末,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总额达到11060亿元,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决定》强调要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表明中央政府决心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以增强应对未来人口老龄化高峰在养老及其他社会保障方面巨大压力的经济实力。”

他指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养老保险基金)属于不同性质的基金,充实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目前部分地区出现的养老保险当期收支缺口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间没有直接关系。

“到去年底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约2.4万亿,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还不会动用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基金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金维刚说。(人民日报,记者 白天亮)

扩展阅读

以毒攻毒?延迟退休一年养老金增40亿

11月19日,记者获悉,近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相关部门人士对记者透露,“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部署中,社会保障改革布局显然是重中之重,延迟退休方案也需要一方的缓冲期。”

CCVI中国价值指数研究员崔新生认为,渐进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并不是切实解决国家养老问题的最优方法,若想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国家还需深入研究探讨其他方案,政府更需要为养老金问题负起应有的责任,不能让老百姓一方承担养老金缺口的负担。

过渡需要多久

《决定》中指出,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确保参保人权益,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坚持精算平衡原则。《决定》中还提出,将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

不难看出,国家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势在必行,延迟退休的大政方针已经确立。但缓冲期会什么时间点设立,会有多长的缓冲期,目前并无实质性消息。

有专家指出,如今国家的养老金问题已经处于一个“时不待我”“刻不容缓”的阶段。“依照中国发展现状来看,逐年递增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额,并不能抵消养老金的未来支付压力。”

根据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2》显示,中国城镇基础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额2011年达2.22万亿元,这意味着如果不作调整,养老金账户将越来越入不敷出。

与此同时,崔新生指出,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老有所养将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记者了解到,如今中国老年人口数量今年将达到2.02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4.8%,这意味着如果不延迟退休年龄,适龄劳动力的缺口将越来越大。

“因而,不管是为了缓解养老金支付的压力,还是增加有效劳动力的供给,延迟退休已是大势所趋。”上述专家补充到。

值得一提的是,有专业人士估计,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由此可见,延迟退休年限确实可以有效缓解养老金缺口问题。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