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说到底,就是在改革过程中,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使党的意志主张贯注和体现在改革的所有内容和每个环节之中,确保改革取得成功。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政治要求,也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基本内容。
加强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和科学指导。三中全会决定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目的就是要使改革的总体设计更加科学,各项措施得到有效落实。搞好统筹谋划和科学指导,前提是要统一思想认识。只有率先在党内凝聚改革共识,才能形成强大的改革合力,万众一心、坚定不移地实现中央关于改革的决策部署。
切实履行各级党委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责任。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各级党委担负着重要领导责任,必须树立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全面深化改革摆在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潜心思考研究改革,高标准地抓好改革。为此,要深入研究推进本系统本单位改革方案,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按照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选准用好干部和人才。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是通过各级党员干部实现的。三中全会《决定》所提出和强调的一系列先进的人才理念和用人方略,都是新形势下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规律的科学反映,必将引领我们党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开创人才建设新局面,赢得人才竞争新优势。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改革的主体。十八届三中全会所归纳的改革开放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至关重要的,就是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各项改革都要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需求,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问题,都要取得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