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全、大战略的中国呼唤
中国设立国安会虽然比其他国家晚,但是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避免弯路。在安全问题上,中国有自己的选题和应对思路。
对中国来说,国安会首先是作为世界性大国的需要。随着国安会的设立,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每天阅读的第一份简报或汇报或许就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或“秘书长”亲自送来的全球资讯,这将为中国在世界外交、经济舞台的话语权及深度参与、介入赢得时间,更有利于各部门的协调行动。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领导人,不能没有世界眼光。在安全领域空间变化和拓展的情况下,中国对全球事务的参与正日益变得不可或缺。在全球化时代,对付那些来自外部的威胁—金融、信息、海盗、海上恐怖主义等领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既是国内问题,也是国际问题,无疑应当有一个长时段的应对战略和具体的政策选项;临时随机确立对策,很有可能会在仓促误判和信息不充足的情况下酿成外交危机。国安会为这种准备,提供了机制化运作与快速反应的可能。这是一种大安全观的需要。
国安会的设立还能弥补中国外交部权限与职能的不足。中国外交在国内严格意义上是“九龙治水”:经贸外交属中国商务部;政党外交属中联部……中国的外交部只是中国对外交往中一个事务性机构,严格意义上说并没有真正的外交决策权,更无法与美国的国务院相提并论—美国国务卿在内阁中地位仅次于总统,财政、国防等部长排名都在其后。美国国务卿在历史上冲冠一怒,美国大兵就马上到了。美国外交与国防之间的配合娴熟,胡萝卜与大棒的交替使用,实现美国安全与利益最大化,这与美国国务卿的地位,以及国务卿与美国国安会的协调密切相关。
另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每年前往海外经商、旅游、留学、探亲、务工等跨国活动的人员迅速增长。2012年,中国公民出境总数已达近8000余万人次,跨国活动地域更加广泛,目的更加多元。但同时,全球化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中国公民面临的海外安全风险地理范围的不断扩大,类别逐渐增多,对中国国民海外安全与国家利益均构成了严峻挑战。
在杨洁篪任中国外长期间,中国的领事保护取得跨越式发展—仅2011年,利比亚战争、日本大地震、湄公河船员遇害等一系列突发事件后,我国成功而迅速地完成了一次次撤侨任务。
王毅履新后不久,更着手筹建领事保护全球呼叫中心,一旦建成,世界任一角落的同胞都能第一时间与祖国、与家人取得联系。领事保护是以外交部为中心,但需要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民航总局、军方以及有关地方政府等诸多部门积极配合的“大领事”工作机制。这明显也是未来中国国安会的日益重要的职能。
另外,随着安全威胁的来源发生改变,国安会的组织结构和政策分析领域也在逐步扩展之中。从最初的三军部长等成员到今日的几乎覆盖所有与国家安全有关的机构,国安会的职能在逐渐强化之中。但总体而言,美国国安会更多地关乎对外事务,而非对内,主要是收集来自国外情报站点的信息,进行甄别汇总,提交战略和政策分析报告。另外,在各个决策机构之间协调沟通,使总统能够高效地利用整个决策体系。这同样对中国外交体系的决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大安全、大战略的中国呼唤
中国设立国安会虽然比其他国家晚,但是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避免弯路。在安全问题上,中国有自己的选题和应对思路。
对中国来说,国安会首先是作为世界性大国的需要。随着国安会的设立,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每天阅读的第一份简报或汇报或许就是“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或“秘书长”亲自送来的全球资讯,这将为中国在世界外交、经济舞台的话语权及深度参与、介入赢得时间,更有利于各部门的协调行动。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领导人,不能没有世界眼光。在安全领域空间变化和拓展的情况下,中国对全球事务的参与正日益变得不可或缺。在全球化时代,对付那些来自外部的威胁—金融、信息、海盗、海上恐怖主义等领域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既是国内问题,也是国际问题,无疑应当有一个长时段的应对战略和具体的政策选项;临时随机确立对策,很有可能会在仓促误判和信息不充足的情况下酿成外交危机。国安会为这种准备,提供了机制化运作与快速反应的可能。这是一种大安全观的需要。
国安会的设立还能弥补中国外交部权限与职能的不足。中国外交在国内严格意义上是“九龙治水”:经贸外交属中国商务部;政党外交属中联部……中国的外交部只是中国对外交往中一个事务性机构,严格意义上说并没有真正的外交决策权,更无法与美国的国务院相提并论—美国国务卿在内阁中地位仅次于总统,财政、国防等部长排名都在其后。美国国务卿在历史上冲冠一怒,美国大兵就马上到了。美国外交与国防之间的配合娴熟,胡萝卜与大棒的交替使用,实现美国安全与利益最大化,这与美国国务卿的地位,以及国务卿与美国国安会的协调密切相关。
另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和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每年前往海外经商、旅游、留学、探亲、务工等跨国活动的人员迅速增长。2012年,中国公民出境总数已达近8000余万人次,跨国活动地域更加广泛,目的更加多元。但同时,全球化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中国公民面临的海外安全风险地理范围的不断扩大,类别逐渐增多,对中国国民海外安全与国家利益均构成了严峻挑战。
在杨洁篪任中国外长期间,中国的领事保护取得跨越式发展—仅2011年,利比亚战争、日本大地震、湄公河船员遇害等一系列突发事件后,我国成功而迅速地完成了一次次撤侨任务。
王毅履新后不久,更着手筹建领事保护全球呼叫中心,一旦建成,世界任一角落的同胞都能第一时间与祖国、与家人取得联系。领事保护是以外交部为中心,但需要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民航总局、军方以及有关地方政府等诸多部门积极配合的“大领事”工作机制。这明显也是未来中国国安会的日益重要的职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