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世界各国“国安会” 成大国“标配”

盘点世界各国“国安会” 成大国“标配”

125751909_11n

英国国家安全会议开会讨论安全议题。

英国国家安全会议开会讨论安全议题。

11月7日,日本众议院通过法案,新设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相当于国家安全委员会)。实际上,除了日本外,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韩国、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30多个国家都设立有国家安全委员会或类似机构。以至于有专家称,国家安全委员会已经成了大国的“标配”。

那么,诸国纷纷设立“国安会”的意图何在呢?

设立 多部门协同避安全盲区

周边强敌环伺的以色列,对安全的重视更加迫切。

以色列的情报机构素以强悍闻名。然而,1973年,当以色列全国都沉浸在赎罪日的假日氛围之中时,埃及和叙利亚突袭以色列,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因为情报部门的判断失误,以色列只得仓皇迎战,差一点陷入亡国境地。

在这次战争后,以色列开始意识到不能完全只依赖于情报机构的意见。推动建立一个类似于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声音开始在国内涌现,然而推动建立国安会的努力几乎进行了20多年,才终于在1999年内塔尼亚胡任总理时实现。

以色列的“国安会”隶属于总理办公室,力图在决策制定过程中,能够全面地了解军方、情报部门、外交部门的情况,它是以色列总理和政府在有关国家安全领域协调、整合、分析和监测工作的中枢。

以色列的情况虽然特殊,但成立“国安会”的考虑,却和他国并无太大不同。成立一个最高层面的安全机构,制定全方位的国家安全战略,处理重大危机事件和维护国家安全,是很多国家设立“国安会”的初衷。

《金融时报》首席外交事务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认为,成立“国安会”最首要的好处是能够实现从各部门各自为政到协同合作。显然,不同的政府部门在部门利益、组织结构、政策目标和工作方式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在事关国家安全的议题上,单一部门提出的方案,往往局限于本部门所掌握的信息和本部门的意识,无法更好、更全面地预防以及应对危机。成立一个超越于各部门之上的机构,能够更广泛地协调各方利益、资源,提高效率,并在决策制定时做出更加符合国家利益的选择。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