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认识“以德为先”的重大意义(2)

深刻认识“以德为先”的重大意义(2)

“以德为先”是新时期保持干部队伍纯洁性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是保持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保证。”这充分说明了干部的德与党的纯洁性的密切关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持党的纯洁性,关键在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党的领导干部时时处处代表着党的形象,党的干部队伍的纯洁性来自于每个领导干部的纯洁性。”这就要求我们在选拔干部时“真正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而不能选拔那些虽有某方面才华,但党性不强、作风不正、人民群众信不过的人。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着“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的严峻挑战,干部队伍中的一些人在党性修养、作风养成和道德品行等方面呈现明显不足。要保持党的干部队伍的纯洁性,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就要把好领导干部的入口关,着重从德上考察干部,考察干部是否能克服“四大危险”,是否能经得起“四大考验”,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贯彻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全过程,体现到干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各方面。

“以德为先”是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都对干部工作提出了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重大任务。这就要求各级党委选出的人不仅要使上级满意,还要使人民群众满意。干部的德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也是人民群众最看重的方面。现在一些领导干部很有才干,政绩也突出,但他们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名声不好,有的甚至沦为阶下囚,关键不是因为他们在才能上有问题,而是因为在德上出了问题,或者眼睛向上,不关心群众疾苦;或者作风不实,不能起先锋模范作用;或者为政不廉,品行不端。而这些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干部选拔任用环节之中。不可否认,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一些部门和地方不能正确执行德才兼备的标准,长期存在重才轻德的现象,致使一些溜须拍马者、投机钻营者、有才无德者得到提拔重用,严重影响选人用人公信度。因此,要强调“以德为先”,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选拔任用那些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才能极大地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赢得人民群众的衷心信赖和拥护。

(作者单位:湖南女子学院)

责任编辑:姜波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