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命运(2)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命运(2)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也是一种道路、理论和制度上的实践,必然有其的历史性的命运,尤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前提下,它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如何形成顶层设计?又将产生什么结果?形成什么结论?不仅我们继续在探索之中,世界也对我们试目以待。

一、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条件下的历史性命运

改革开放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范畴。但是,改革开放是一种社会制度上的探索和实践,而非是一种定型的产物,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表现出一种新特征。

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里,我们由计划经济转型到市场经济阶段。随之变化的是,我们的政府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而初期阶段的改革开放,主要解决的是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问题,是如何打开国门的问题,是如何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如今,这三个问题都已通过改革开放解决。改革开放的方法得以解决的问题,必然会在某种社会的发展程度中孕育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矛盾,形成新的社会现象。这些因素的积聚,导致改革进入深水区;矛盾深度凸显,利益格局盘根错节,社会每前进一步,都将以新的社会形态产生新的思考。而促进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将任重道远。恩格斯的结论把一切道理加以说明:“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因此人类的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统治阶级和被压迫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这个阶级斗争的历史包括有一系列发展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37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社会在发展中总会碰到重大的现实课题,既是考验着社会能否健全发展的试金石,也是人类在推动历史进步的必然规律的具体体现。一切的社会形态及其所形成人类文明的社会因素,总是由一个接连一个的具体的社会问题所组合而成。对此,无论从哲学原理上讲,还是从经济历史的脉络上分析,历史的血脉是不能割裂的。在改革开放发展到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程度时,社会制度等许多社会问题涉及到继续改革的问题。改革具有辩证的原理,如何改却是科学发展的道理。但是,我们的改革开放是一个系统而科学的改革,是一个始终代表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改革,是一个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性方向的改革。我们的改革开放既要敢于突破现状,在这些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宏伟蓝图,使之让更多的人获得人生出彩的机会。也要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新华网北京1月5日)

改革开放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社会主义的产物。它将围绕如何实现中国梦的辩证法,产生五大辩证关系,用于解决如何为改革开放进行顶层设计的问题。这五大辩证关系由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市召开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时的阐述组成,那就是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基调,也是新时期如何深化改革开放的辩证法。

历史总是在一个时期产生结论,这个结论是生产力如何发展的理论表现和实践表现。而这个结论是以社会的经济进步作其基本的条件。社会主义在改革开放下如何进步?自然的哲学因素依然是以经济条件的基本进步作必要的社会条件。恩格斯曾说:“一旦社会的经济进步,把摆脱封建桎梏和通过消除封建不平等来确立权利平等的要求提到日程上来,这种要求就必定迅速地获得更大的规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第145页,1972版)

社会的发展总有两种条件为其作命运的注解,即结论。纵观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它初步形成完整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经济体系,初步解决了如何让国家富强起来、人民幸福起来、民族和谐起来的问题,它已从制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每一历史性问题的解决,总会碰到一些世纪性的难题。在改革开放中,法治在某些领域的盲点让腐败问题严重起来,宏观调控上某些经济原理的缺失使房价失控起来,教育探索中的弱点致使农村学生考入大学的信心减弱起来……恩格斯说:“无论在哪里,道路都不是自由通行的,对资产阶级竞争者来说机会都不是平等的——而自由通行和机会平等是首要的和愈益迫切的要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第145页,1972年版)。我们的改革,也要本着这个原理,去解决问题,首先是解决社会矛盾存在的问题。社会矛盾的存在,就是社会不公平正义的存在。社会主义就是致力于这些问题解决的政治产物。一切的阶级形式,必然是阶级斗争的形式。一切的阶级斗争,来源于阶级的历史特点,即政治经济学在形成范畴上的形态表现上的特点。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