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命运(3)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命运(3)

核心提示:改革开放也是一种道路、理论和制度上的实践,必然有其的历史性的命运,尤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前提下,它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如何形成顶层设计?又将产生什么结果?形成什么结论?不仅我们继续在探索之中,世界也对我们试目以待。

一切由于历史的这种原因或是那种因素所形成的矛盾,最终将由历史在进步中的积极因素给予解决。改革开放也不例外。改革开放决定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命运,给其赋予了复兴中华民族伟大梦想的活力,使其从根本上解决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历史命运问题。无论从那个角度上讲,不论从什么原理上分析,社会主义的经济形态、思想形态、政治形态,都比资本主义优秀。尤其是其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执政风格和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初步使其避免了国际金融危机风暴的狂袭,也使其没有徘徊在拉美曲线造成的陷阱之中不能自拔,而是从经济原理上,从社会制度上,以共产党的领导水平的执政能力的不断提高,使社会主义凝聚了历史得失,团结了更多的力量,走向了伟大的复兴。资本主义则正如马克思所认为:“它本身显然是已往历史的发展的结果……是一系列陈旧的社会生产形态灭亡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第245页,1972年版)

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历史性归宿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有二种世界范畴,一种是资本主义,一种是社会主义。解构资本主义从哲学原理上讲是构建社会主义的一种思想实质。恩格斯说:“所有这些国家里的工人目前都关心着同一件事情,那就是推翻压迫他们的阶级——资产阶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89页,1972年版)资产阶级注定是工人阶级的斗争产物。

资本主义社会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孕育了社会主义的雏形。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的基本规律。历史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一个阶级会代替另一种阶级,一种意识形态会覆盖另一种意识形态。世界文明的成果,总是由多种积极的因素催生,所有积极的因素源于落后现象的反思之中。

从历史角度上讲,资本主义也曾是文明的产物,积聚着一个时代的基本力量所产生。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开始逐步凸显其衰落性。而前不久,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美国联邦政府又一次关门。这是继1977年、1978年、1980年、1995年等十余个年份的又一次关门,这种现象将从人们的心理上对资本主义的制度产生动荡和失望。因为这一事件的背后,必然有无数人因此被迫卷入这一经济过程中,直接影响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信心。这既有金融的因素,又有政策的原因。马克思对此说:“欧洲的破产,国家的破产,注定要把它的胜利化为乌有,刺刀尖碰上了尖锐的“经济”问题会变得象软绵绵的灯芯一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第317页,1972年版)

资本主义的衰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规律而非是历史的偶然性。历史存在偶尔然,但在通过质的规定性这种基本原理认识资本主义时,首先对它的生产形成经济条件等各种因素进行了揭示,作出科学的分析和符合经济规律的判断。所以资本主义的消失不是偶然性,而是客观的历史产物。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性质,是由预付资本价值的增殖决定的,就是说,首先是由生产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决定的;其次是由资本的生产,即由剩余价值到资本的转化决定的。”(《资本论》第2卷,第92页,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性质和其经济范畴、历史范畴所决定的社会关系的范畴,都是围绕这种原理而建立的社会制度。这种社会制度所形成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理是脆弱的。这是历史的反映。

剩余价值既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公式,也深刻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全部性质。现在,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剩余价值如何转化成资本,决定其的形式从经济范畴的层面上发生了变化,劳动力成为构成要素,剥削的概念及其所承载的历史属性已经退出历史的舞台,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源点已经难以从现实的角度构成体系,这一系列的迹象只在证明着一个简单的道理,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已成为历史的经济公式。

社会主义正在兴起。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型到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由新民主主义,逐步发展到社会主义,每一个步骤,都尊重着人民的首创精神,从广大人民社会实践的普遍性中,形成我们科学发展的时代方向。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的奋斗方向,并从这个道理中,形成我们的道路成为我们思想觉悟的旗帜。对此,习近平总书记说:“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的问题。30多年来,我们能够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发展成就,走出了正确道路是最根本原因。”(《无论搞革命搞建设搞改革道路问题都是最根本问题》中国青年报,2013年6月27日)道路决定命运,也决定历史。历史是一切社会的思想逻辑,也是所有社会制度的脉络。每一个历史时代,都存在一种精神的血脉。我们时代的精神血脉,既我们时代的民族精神,就是以中国梦凝聚一切社会力量,形成复兴中华民族的力量,社会主义由此开创了新局。

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宗旨资本主义作不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当前,我们实施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就是从人的角度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既发展城镇化,又保持农村的繁荣稳定。既要使每一个公民尽可能通过就业的方式实现共同富裕,又要从根本上解决谁来种田,谁来务工,钱从那里来、人到哪里去等问题,这样,社会才能在和谐中实现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