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刘云山“整改真改”要求要真懂真信真用

落实刘云山“整改真改”要求要真懂真信真用

核心提示: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是教育实践活动攻坚克难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活动是否真反“四风”、真转作风的“试金石”,群众最为关注。只有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着力开展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工作,才能落实好“整改真改”的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24日在京主持召开中央和国家机关教育实践活动中央督导组组长座谈会,强调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是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中央督导组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切实负起责任,坚持从严要求,有效传导压力,以严格有力的督导保障整改任务的落实。(来源11月25日人民网)

整改落实、建章立制是教育实践活动攻坚克难取得实效的关键环节,也是检验活动是否真反“四风”、真转作风的“试金石”,群众最为关注。如果“光打雷不下雨”,或者“雨过地皮湿”,成为新的形式主义,就会失信于民。

刘云山说,整改关键是真改,督导务必要从严。要围绕兑现整改承诺加强督导,督促领导干部带头改,以过硬的措施进行整改,一件一件地改,改一件成一件,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要围绕解决突出问题加强督导,督促各部门各单位狠刹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衙门作风,狠刹权钱交易、不给钱不办事、没有关系办不成事的机关歪风,狠刹公款送礼、公款吃喝、奢侈浪费之风,切实解决吃拿卡要、与民争利、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切实整治特权病、冷漠病、懒散病,让群众感受到机关风气的明显变化,感受到这种变化带来的便利和实惠。要着眼建章立制加强督导,督促各部门各单位以改革精神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

落实刘云山“整改真改”要求,就要真懂真信真用。整改不吹“一阵风”,落实不搞“雨过地皮湿”。找准靶子,才能有的放矢;射中靶心,才能满堂喝彩。联系群众,目的在于服务群众;查摆问题,关键在于解决问题。真懂,就是看有没有解决问题,群众是否满意。找到不少问题,又不解决问题,过程越是轰轰烈烈,形式越是夺人眼球,就越是在搞新的形式主义。找不到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说明联系群众还不够;看不到解决问题的行动,说明活动开展不彻底。真信,整改落实不能“光打雷不下雨”,或者“雨过地皮湿”,就必须认真查找原因并且积极改正,坚决不能让整改落实成走过场。必须始终把整改落实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穿全过程。要即知即改。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那样,“逐项研究,一个一个加以整改”,发现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对查找出的重点问题一件一件督促检查,一项一项跟踪落实,坚决防止图形式、走过场,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真用,要从现在做起、从领导干部做起、从我做起,马上就改,让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内心认同。要强化制度保障。解决问题,改进作风,保持长久长效,根本要靠制度。要建立健全各方面规章制度,健全责任制、落实问责制、完善考评机制,制度要具体细致,标准要尽可能量化,办法要可操作可检查可执行,不能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甚或举而不落,不痛不痒。

落实“整改真改”要求,就要真懂真信真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谈起问题长篇大论,说起整改却一笔带过;如果自我剖析红脸出汗,动起真来却纹丝不动;如果自我批评毫不留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却视而不见,这本身就说明没有触及灵魂、没有实质改进。只有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着力开展整改落实和建章立制工作,才能落实好“整改真改”的要求。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