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与群众路线

井冈山、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与群众路线

核心提示: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把和人民群众共甘苦、共命运,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并充分尊重群众。

三

1928年3月,毛泽东正式宣布三大纪律六项注意,1929年以后逐步修改补充成为八项注意。图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陈列的一幅写着红军“三大纪律六项注意”的包袱皮。新华社发

1927年10月至1934年10月,是我们党领导军民开展井冈山革命斗争和中央苏区革命斗争的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党对如何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开展革命斗争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艰辛探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群众工作,形成了一大批丰富的实践经验。回顾和总结这一时期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宝贵经验和历史意义,对于当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对贯彻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路径探索:党的群众路线道路的开辟

井冈山斗争时期,党为了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进攻和经济封锁,保存和壮大工农革命军的力量,积极探索一系列关于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一是指导思想上,重视群众。1927年12月下旬,毛泽东在总结茶陵工作经验教训时,明确提出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以及宣传、组织、武装和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自此以后,工农革命军就把宣传、发动、组织和帮助群众看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二是组织建制上,方便联系群众。三湾改编时“支部建在连上”,是红军初创时期党的建设的重大创造,有利于联系群众、发动群众和组织群众。三是革命斗争中,注重发动群众。在此期间,工农革命军以少胜多,多次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进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党善于广泛地发动群众。采取上门宣传、集合报告、广刷标语等多种手段宣传革命,说服群众,而群众自然会在各方面全力支援红军,与红军并肩战斗。四是严肃军纪,处处爱护群众。这一时期,红军的来源是比较复杂的,其中相当部分官兵是从旧军队过来的,有残存的军阀主义习气。为了严肃军纪、团结军民,毛泽东等人制定了“三大纪律”和“八项注意”,赢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和支持。

中央苏区时期,党进一步推进群众路线工作,开创了群众路线发展的新局面。一是实行土地革命,开展经济建设,保障群众利益。1930年5月起,毛泽东在寻乌、东塘等地进行调查研究,并在1931年制定了土地革命路线。在主持临时中央政府工作期间,他在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作了《关于粉碎敌人五次“围剿”与苏维埃经济建设任务》的报告。1933年3月1日,中央执行委员会就革命群众借谷供给红军问题,发出第20号训令,党和苏维埃政府对群众利益的尊重与保护,在这些规定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二是保障苏区群众享有选举权、劳动权、婚姻家庭权等民主权益。1931年苏维埃政府颁布和实施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选举细则》等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苏区群众实现基本的民主权利。三是弘扬苏区干部好作风,密切党群关系。这一时期,设立了工农检查人民委员会,成立了对各级苏维埃政府监督的审计监督机构并建立了群众性监督系统。针对官僚主义和命令主义,毛泽东及时领导各级机关进行了有效整改,“号召各级苏维埃机关和广大工农群众,一致的与官僚主义作最坚决斗争。”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