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与群众路线(3)

井冈山、中央苏区的革命斗争与群众路线(3)

核心提示: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把和人民群众共甘苦、共命运,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并充分尊重群众。

价值意蕴:井冈山和中央苏区革命斗争中群众路线的伟大意义

对理论发展的意义。一方面,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路线。井冈山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党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密切党群联系的正确思想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坚持和巩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认识路线;另一方面,党的群众路线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在 1943年《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工作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典范。

对党的建设的意义。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把和人民群众共甘苦、共命运,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最高准则,并充分尊重群众。1929年9月,周恩来在《中共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指出,红军的革命活动“一定要经过群众路线”而不是由红军单枪匹马的去完成。古田会议决议上,毛泽东提出党的一切工作“要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此后,党内很多同志都在不同工作场合以不同形式阐述了同一个工作理念。群众路线也因此被迅速推进至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的各项工作和国统区的秘密工作中。在此期间群众路线也衍生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把党的建设、革命胜利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相结合,把人民群众围绕在党的周围筑成革命的铜墙铁壁等一系列受群众拥护经得起实践考验的先进思想。

对中国革命的意义。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时期,我们党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逐渐探索出一条革命致胜的根本路线,这就是群众路线。从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到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没有被压倒,正是依托农村,依靠农民,在农村创建了稳固的革命根据地,在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中找到了出路,逐渐发展壮大,并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

责任编辑:葛立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