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省份实行的异地即时结算服务,一般来说是先统筹本地区服务层次,再开发信息结算平台,然后和异地签订结算协议,以类似中介服务形式进行异地结算。比如上海,有代为报销、委托报销、联网报销3种模式,和浙江、江苏多地市实现异地即时结算。
“十二五”医改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面实现统筹区域内和省内医疗费用异地即时结算。今年开始在部分省份探索跨省异地结算试点。按照当前各地的进度,异地医保报销问题已初步有了眉目。
不过,全国联网结算尚有难度。
马进认为,要在地区差异巨大的城市间实行医保结算是一个大挑战。联动只能在人员来往比较密切、异地参保人数达到一定规模的地方间试点推行。他提出,应从国家层面予以指导规范,从顶层设计着手,探索明确跨省市医保联网结算必备的制度政策、经办管理、技术支撑和资金投入等条件,搭建具有可容性和扩充性的医保结算交易平台,最终实现全国范围的医保异地就医联网结算。
郑功成强调,应尽快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与新农合并轨为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条件成熟后再与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轨为一元化的全民医疗保险。同时,提高基本医保的统筹层次,基本实现省级统筹,这既是提高医保公平性的需要,解决异地医保的差别性问题,更是完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机制的重要条件。
姚岚则建议,可以分3步来尽快实现全国联网。“首先,尽可能引导人们在省内就医;其次,各地和大量流出人员集中地医院签订协议,进行结算;最后,对于零散的流动人员,要缩小各地保障水平差距,逐步实现全国一样的保障水平,才能实现异地医保服务。”她认为,可以先从省内异地结算做起,逐步和邻近省份形成协议,最后形成全国联网。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