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全国“漫游”有多远

医保全国“漫游”有多远

核心提示:首先,尽可能引导人们在省内就医;其次,各地和大量流出人员集中地医院签订协议,进行结算;最后,对于零散的流动人员,要缩小各地保障水平差距,逐步实现全国一样的保障水平,才能实现异地医保服务。

随着流动人口增多,异地医保报销的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特别是那些患大病、慢性病的家庭,在异地报销医保已成为一块心病。

近日,《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按照医改工作安排,今年起在部分省份开始试点跨省异地就医即时结算机制。

异地医保报销为何那么纠结人心?是什么把医保困在原地?实现全国互联互通还有多长的路要走?记者进行了调研。

■到外地看病,报销又少又麻烦

我国流动人口近3亿,在非参保地就医时,报销水平差异大,甚至根本报不了

自从一年多前发现女儿脑瘫,在广东深圳市做快递服务的阿娟,开始每天带孩子去做康复。做康复的费用很高,每个月要花费上万元钱。阿娟家在广东韶关的农村,参加的是新农合,于是,她特意回家给女儿也缴上参合的费用,每个月把看病单据寄给老家的舅妈,让舅妈代为报销。每次报销不多,顶多只有20%,等待的时间也很长。“要是能在深圳看病深圳报销就好了。”

江苏徐州的于大爷身患尿毒症,由于县城不能做透析,他跟随儿子在北京居住,并定期到医院开药、复查。每个月花费七八千元,他老伴往往攒到两三万元再寄回老家。于大爷参加的是城镇居民医保,按照规定,离开县城看病属于异地就医,而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属于跨省异地就医,只有住院才能报销。于大爷天天盼着老家报销款能打回来,可是往往要等待半年左右,才能拿到约20%的报销费用。

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有类似遭遇的人越来越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已达到近3亿,这些人包括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及其子女、随子女居住或到外地养老的老人,还有不少跟于大爷一样只能去大城市治病的人。

如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已覆盖了我国95%以上的城乡居民,达到13亿。相比10年前,看病能报销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但人们渐渐发现,在参保、参合地看病,很方便,报销比例也比较高。而到非参保地,即使是邻近的县城、地市,报销水平差别很大,甚至在门诊看病无法报销,医保根本用不上。很多年轻的农民工,或是到大城市看病的参合人,干脆都不报了,平时能不看病就不看。而对于很多患大病、慢性病的家庭来说,在异地的医保报销问题已成为一块心病。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