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习近平的十大经济战略思想(4)

盘点:习近平的十大经济战略思想(4)

之七: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处理好城乡关系。在2012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提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他还在不同场合强调,中国的粮食安全要靠自己,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乡村建设不能搞“涂脂抹粉”。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更具体地提出,要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在具体措施上,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立足解决“三农”问题,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如: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坚持家庭经营在农业中的基础性地位(邓小平多次强调集体化和集约化是社会主义农村和农业的“第二次飞跃”),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利,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等。面对城镇化过程中的新问题,当前的关键是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如:保障农民工同工同酬、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完善农业保险制度、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这些思想和措施,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之八:科技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

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两个重要支点。2013年7月习近平在武汉考察时指出,工业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要大力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研发生产我们自己的品牌产品,形成我们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国家繁荣富强,工人阶级要把这个历史责任承担起来。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会上,他又强调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国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一方面需要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让市场真正成为配置创新资源的力量,让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另一方面,政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领域要积极作为,加强支持和协调,总体确定技术方向和路线,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等抓手,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关键在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是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这有利于扭转我国产业处于低端竞争、产能过剩矛盾突出、投资趋同化严重、资源环境背负沉重压力的不利局面,从长远看,也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平稳升级和生态文明建设。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