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意义

新兴社会组织对社会治理的意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首次出现在党的重要文件中的“治理”概念无疑成为一大亮点。《决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在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中,社会组织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被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组织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急速增长的新兴社会组织,已成为中国社会结构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构成要素。概言之,这些形式多样的社会组织涉及各色各样的社会群体和方方面面的社会生活,它们正在以不同方式影响着今天的中国。那么,如此众多的新兴社会组织究竟对于中国的治理前景有何意义,它们能够在中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道路上有何作为呢?

治理格局:丰富权力主体、重塑治理结构

社会组织的兴起与发展使社会当中的权力主体更加多元和丰富。治理意味着一系列来自政府,但又不限于政府的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能够加入到公共管理的过程中来。不同于传统的那种只有政府作为单一权威的管理模式,治理意味着政府并不再是社会唯一的权力中心。

正是由于权力主体的改变,国家的治理结构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以往的国家治理以政府为“单中心”,从而构成一种“金字塔式”的治理结构,这种格局是“一极的”——政府处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最顶端,它通过行政命令来管理社会。而加入了其他权力主体的治理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它变成“多中心”结构,这种结构是“网络式”的,是“多极的”权力主体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在这样的治理结构中,社会组织是重要的一个构成要素,它们能够与政府在特定的领域中进行合作,分担政府的部分行政管理责任。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