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面临改革困惑:一试就碰线 像在笼子里跳舞

基层干部面临改革困惑:一试就碰线 像在笼子里跳舞

无论是经济特区、经济开发区,还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都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当前,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下,这些先行先试区又将承担把区域带动改革战略推向纵深的历史使命。近日,半月谈记者深入天津滨海新区、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甘肃兰州新区等地走访,倾听改革开放一线工作者话改革,谋发展,感受到他们强烈的进取意识和责任意识。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不改革很难实现快速发展

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天津滨海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0年的5030亿元,到2011年的6206.87亿元,再到2012年的7205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8000亿元。滨海新区以1/5面积的土地占据全市生产总值的半壁江山。

对于新区这些年的发展,天津市副市长、滨海新区区长宗国英深有感触,他表示:“改革是发展的动力,不改革很难实现快速发展。”

作为西北地区的首个国家级新区,在筹建之前,兰州新区所在地除航空物流、汽车产业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产业基础。可喜的是,兰州新区在批复仅一年多时间后,目前已累计签约项目148个,总投资1791亿元。

近年来,长株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连续位居全国第一,被业界称为科技创新的“长株潭现象”。2011年,美国一份总统国情咨文中提及两项中国高科技产品,都是在长株潭城市群研发成功的。一项是高铁机车牵引系统,另一项是“天河一号”巨型计算机。

“两型社会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环境好、无污染。”记者采访了解到,长株潭城市群总体仍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在经济总量5年内实现翻番的情况下,得益于两型社会建设,生态恶化的势头有所遏制,并在局部地区实现较大改善。长株潭城市群2012年经济总量占全省经济总量的4成以上。

这些先行先试区分布于中国东南西北不同区域,却共同肩负着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探路者的使命,大胆突破,积极创新,释放着巨大的改革红利和发展能量。

发展遭遇瓶颈,“先行先试”仍待突破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梁琪认为,面对世界经济形势带来的新挑战,各国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增长动力。在此背景下,自贸区的设立对中国的契机远不止是招商引资意义,重要的是树立了“以开放倒逼改革”的新标杆。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梁琪认为,各地对自贸区的向往,实质关注的是改革红利,发展遇到瓶颈亟须新的体制突破。

记者了解到,受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影响,天津滨海新区面临着艰巨挑战。新一轮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趋势明显,政策呈现趋同化,区域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生产要素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土地、劳动力成本上升,原有的优势逐渐减弱。

“滨海新区要真正成为第三极,应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承担起产业布局、政策引领等多种功能,这样才能同时具有强大的吸引能力、辐射能力和综合服务能力,带动环渤海周边区域发展。”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说。

责任编辑:单梦竹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