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
接待少了 轻松多了
本报记者 姚雪青
“走,到我们的小餐馆尝尝我们的土菜,也请您宣传宣传我们土特产!”现在,这些“高频词”和“常用语”经常出现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接待客人的场面上。
今年年初以来,宿豫区举行的党政会议、领导下乡调研、揭牌仪式、启动仪式等,都无一例外地没有了鲜花、地毯、拱门,礼品也取消了。“过去要是揭牌庆典,不仅要找礼仪公司,安排礼仪小姐,搭建很大的舞台,还要铺上红地毯,放上气球拱门什么的,甚至为了‘留住’参会人员吃饭还特意把时间定在11点左右,结果一场庆典下来,连吃加喝再加礼品花销,没有十几万元打不住!”一位区接待办负责人说。
区里明确规定,除了特殊情况外,一般接待一律安排在乡土菜馆。“我们算过一笔账,就是同样一桌菜,星级酒店和普通餐馆的价格差至少在三成以上,在普通餐馆就餐氛围轻松自然,可以更多地了解地方风土人情,也是向来客、商家推介‘地方名片’的绝好机会,一举多得。”区接待办一位工作人员说,“过去领导接待有时比较集中,自己也要从这场跑到那场,有时感到很累,现在接待次数少了,人也感到轻松多了,心情愉悦不少。”
广西
能简就简 见实效了
本报记者 谢振华
“动了真格,见了实效。”说起“八项规定”出台一年来的最大感受,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接待办主任李金梅感慨道。
李金梅所在的防城区,依山傍海又沿边,拥有广西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唯一的国家级金花茶自然保护区、中国海岸连片面积最大的北仑河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前来参观、考察、调研的领导、客人不少。
“八项规定”带来的“作风之变”,李金梅们感受最为强烈。
过去接待几乎天天有,有时一天还有好几场,累得人仰马翻。“订鲜花、拱门,买纪念品,安排住宿,制作接待手册,安排线路,与相关部门对接,接待办4个人忙得陀螺似的。”李金梅说,“最直接的感受,是接待少了,压力小了。现在,几天一单接待,有时一周都没一次。”
接待的“内涵”也在变。以前,大多吃餐馆,担心不够热情,花费多、浪费多;现在,能简就简,能安排工作餐尽量安排工作餐,不上酒水,不送礼品。
享受到“八项规定”“福利”的,还有区里的领导。“以前,那么多接待应酬,区领导的压力也蛮大,一晚赶几场还吃不饱;现在,少了觥筹交错、少了酒气熏天,没了‘赶场’,能腾出更多时间投入工作了。”
以前不敢想的新气象,也在不断出现。
“比如,今年是防城港建市20周年暨防城港建港45周年,但市里没有鲜花,没有彩旗,没有红地毯,更没有大办庆祝活动。”
“前一阵,市委宣传部的同志来区里调研,都是自掏腰包吃饭,不用我们接待办买单。”
“说实话,一开始,还真不太适应。规定刚出来那会,我们私下开玩笑说,这么一搞,我们接待办全都要失业咯!”
一年来,李金梅和她的接待办努力在转型。“大吃大喝、奢侈浪费坚决反对,但正常公务接待还是要的嘛。正规接待,我们会安排些手工粉、糍粑、发糕等地方小吃,土、有特色、花钱少,但能让客人感觉到我们的尊重和心思。”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