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主要国家,媒体与主要学者关于钓鱼岛争端的评价与立场
除美日两个军事同盟国的主要媒体外,其他邻国及主要大国媒体立场模糊,多为中立,少数支持中国,从各国媒体的报道来观察各国的立场,及报道侧重点。俄罗斯官方表示中立,不支持任何一方,被认为是普京的亲信的俄罗斯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长帕特鲁舍夫2012年十月结束对日访问时说“中国和日本以及俄罗斯和日本的领土争端,应是两个分开的单独问题,不应混在一起。那种双方联合起来反对另一方,或是两个国家结盟针对第三国的做法,都是冷战时代的思维,现在都过时了。俄罗斯和中国都是大国,外交独立,因此这两个国家应该分开各自独立地解决他们的领土纠纷问题。”俄媒体报道比较客观,多引用或刊载学者文章或军事政治专家的观点.内容也主要类比俄日领土争端与中日钓鱼岛争端,如俄新社14日发表文章称,钓鱼岛在很多方面很像位于日本北方的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二战结束后,日本应该放弃这两个群岛,其中钓鱼岛更是应该百分之百地放弃。
2012年10月16日,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开始“欧洲游说之旅”据媒体报道英国与法国,德国官方并未对钓鱼岛问题作出表态,作为美国亲密盟友的英国不愿在钓鱼岛问题上表态,英国媒体对于中日及其它领土争议的报道相对客观,部分媒体虽对中国大陆有诸多不满,但大多采用了变通的方式。如路透社报道就多引用事实和中国较官方较权威报道。中日这两个亚洲大国的关系,一直受日本战时曾占领中国部分领土,以及当前争夺地区影响力的困扰,两国的关系发展多年来一直存在困难。但两国的经济关系现在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大,外界认为,两国都希望将保持争端局面不要失控。法国希望中日钓鱼岛争端能够和平解决,接待日外相后,法新社称,法国外交部公布的正式议程战略对话和商贸问题讨论,对钓鱼岛问题只字未提。随着事态发展,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更显主动,西方主流媒体上多刊载文章批评日本外交软弱,退步。法国《世界报》11月1日发表题为《日本的外交退却》一文,作者为菲利普·庞斯。文章称中日围绕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主权发生争端,是日本外交走弱的表现。日本的主张得不到支持,在与北京对抗期间被其盟友抛弃。与此同时有英德媒体和专家因为中国在钓鱼岛既强硬又不失灵活的外交手段刊文称赞中国政府比西方国家政府享有更大的合法性。原因在于中国政权的合法性完全建立在西式社会历史或经验之外。如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1月3日刊文称,中国人将国家视为中华文明的实施者和守护者,其最重要职责就是维护国家统一。政府如做不到这点就将倒台。德国虽未公开选边站,但同为二战战败国的德国,其学者和媒体都一致批评日本在钓鱼岛上的挑衅行为,认为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顽固坚持错误立场,企图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这是我们不能允许和坚决反对的”。西班牙等欧洲国家媒体也从二战的角度批评日本的不负责行为”。西班牙《世界报》称,日本政府从数月前开始围绕钓鱼岛与中国展开领土纷争,是日本追求对外扩张主义思想所致。中国政府对此采取了明确而有力的应对措施。日本应学会汲取二战扩张侵略他国的教训,停止在东亚地区继续日本“制造事端和公然挑战“二战”秩序的行为其他国家及纸媒等经常采用通讯社的稿件,立场飘忽不定。相对持中的媒体尚能引用我官方观点和学者评价,但多为只言片语。南亚、东南亚媒体多采用持中的立场,但对中国在军事上的行动给以特别关注。越南、菲律宾等则说要加强南海诸岛的巡逻,并着手组建抗中联盟。
四、台湾方面
台湾属特殊个体,声称钓鱼岛属于台湾,民间与官方强烈谴责日本“购岛”行径,但也表示并不会与中国大陆联手保钓,由于中国大陆的强势,台湾的声音被淹没,但台湾媒体也在时刻关注钓鱼岛的态势,特别是中国大陆的反制措施与美国的动作和态度变化。由于中国大陆的崛起台湾几近被美国忽略,钓鱼岛事件的发展,使美日盟友担心,台湾和大陆因此走近,因而岛内有分析评论员称台湾的战略地位得到回升,这暗示台湾应因此获取更大利益。2013年4月10日台日签署新的渔权协定,日方“允许”台湾渔民进入钓鱼岛“专属经济区”捕鱼,但仍不能进入距钓鱼岛12海里海域。这被普遍认为是日本离间海峡两岸围绕钓鱼岛态度的一个“计谋”。这个协定让台湾渔民受惠,但让日本宣称其对钓鱼岛的“主权”多了一份说辞。它被用于缓和台日围绕钓鱼岛的紧张,对台湾的保钓立场也被认为有软化的作用。
小结
盘点外媒与学者的关注,中国无论是在舆论上,还是在行动上都占优势。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已经成为整个中国的坚定回应,全民皆知。关于钓鱼岛问题的历史、现状等来龙去脉,随着中方的有力宣传和保钓护岛行动的不断展示,更加清晰,无论日本怎样狡辩和编造,如何抵赖和抢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属于中国的主权和领土这一事实是不可改变的。
就连日本《产经新闻》在2012年10月5日发表的文章中,也不得不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地谈到了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时,日中没有就尖阁诸岛,即:钓鱼岛问题达成协议;1978年双方签署和平友好条约时,也没涉及这个问题,只是参照了中国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搁置争议”的建议。近期以来,中国完全压倒了日本。中国在联大等场合宣传自己的主张,并动用纸媒、广播、电视、网络,甚至是广告等,全面宣传中方主张。
从实际而论,外媒的关注虽然有杂音,不过,对于中国用事实说话,坚持以理、以据服人,主张和平友好,反对战争又不怕战争的态度和做法与积极灵活的外交手段,给予积极评价,并见证了钓鱼岛就是中国的这一事实。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外媒有这样的看法,就是亚洲国家非常关注日中对立的走向。特别是菲律宾、越南和马来西亚等与中国在南海岛屿问题上有争端的国家,日本能否顶住中国压力,也事关它们的未来。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