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谁来抚慰失独家庭之痛?(2)

【案例】谁来抚慰失独家庭之痛?(2)

武汉失独家庭超5000个,因计划生育光荣一时却孤苦一世

据2012 年2 月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报名显示,2012 年,中国至少有100 万个失独家庭,且每年以7.6 万个数量不断增加。然而这个数据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据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失独”家庭可能已经超过400万。

人口学家易富贤推测:中国现有2.18 亿独生子女,会有1009万独生子女在可能会在或将在25岁之前离世,即不久的将来,中国将有1000万家庭成为失独家庭。武汉有多少失独家庭呢?大楚网就此采访了武汉市民政局的一位官员。这位不愿透露姓名职位的官员说,根据民政部门从公安部门得来的数据进行的不完全统计,武汉市共有失独家庭约5000个。他坦言,市内实际的失独家庭数目肯定在这个数字之上。

其实,这一庞大群体的产生并非偶然,这种局面的形成跟计划生育政策中的“一胎制”有着莫大关系。1957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人口学家马寅初在他的“新人口论”中提出控制生育理论。1980年中央提出倡议: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倡每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30多年过去了,计划生育这一国策已经帮助中国减少了至少4亿的人口增长。但是其弊端也日渐凸显:对于服从计划生育政策的许多家庭而言,尤其武汉这样的大城市里的家庭(是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生养独生子女最集中的群体),独生子女就是家庭的全部,一旦独生子女遭逢不测,让这样的家庭失去孩子再加上再次生养孩子无望的情况,这个家庭将陷入极度绝望的生活、精神危机。

连心家园成员刘少敏和丈夫马奇文住在汉口一栋80年代初的居民楼中。周边正大规模拆迁,堆满建筑和生活垃圾。刘少敏的家面积不足10平米,卧室由厨房改造而成,阴暗潮湿。室内家具只有床、书柜和电视机是自家的,其余都是亲戚朋友淘汰的。6年前,他们的独子马聪患骨癌去世。这个家庭,曾经为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而感到自豪并受过表彰;如今,却因儿子去世显得无比凄凉,毫无生气。

丈夫马奇文下岗多年,一直靠在汉正街拉三轮维持生计,儿子的死让马奇文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加上原有的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他每天都得服药。刘少敏说,年轻时她曾经怀孕4次,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号召,全都引产了。儿子去世之前捐献眼角膜的举动,让他们一度获得过相关单位和媒体的大力关注,而现今,基本没人愿意走进他们昏暗、潮湿、冰冷的家里。

全国政协委员袁伟霞一直关注失独群体,她曾多次在全国两会上提交有关提案。据她的调查统计,失独父母中约90%的人年龄在50岁左右。他们中,50%的人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患癌症、瘫痪等重大疾病的有15%;60%以上的人还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其中一半以上曾有过自杀倾向……因为家庭发生重大变故,50%的失独家庭经济困难,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20%的失独家庭靠低保生活。

“单独二胎”将减少20年后失独家庭数量,当下问题更亟待解决

2013年11月15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大楚网就此采访了湖北省计生部门。湖北省卫生计生委表示,目前正在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方案在摸清底数基础上,预测可能出现的出生堆积和人口反弹,研究制定防控风险的配套措施,科学拟定具体的工作方案和路线图。

湖北省卫计委提出,生育政策调整,要和加大计划生育奖励政策的落实力度、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切实提升计划生育家庭的保障和发展能力结合起来。生育政策调整要依法依规推进,其中涉及政策宣传、风险评估、方案拟定、条例修改、政策衔接等一系列工作。在新的地方性法规出台之前,生育政策还是要按照原有的法律、规章和政策执行。“单独二胎”逐步放开,会对失独家庭这个群体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