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村委财务就应该毫无保留的公开(2)

【案例】村委财务就应该毫无保留的公开(2)

“给领导送礼”的财务公示应当赞扬

乡村财务公开、国企财务公开乃至各级政府机关三公经费的公开,这是各级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业接受群众监督必不可少的制度性保障,越来越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舆论的关注,已经形成了社会进步不可阻挡的潮流。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不少单位的财务公告,一些机关的“三公经费支出”公示,却常常是雾里看花,不仅网友直呼“看不懂”,就是一些专业财务人员,也难以看清其中的奥秘。其原因虽然据说有财务制度中项目混淆的制度性问题,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有些开支领导感觉难以向公众启齿,譬如年终岁尾向领导机关的“进贡”、向直属上司的送礼,不能不进行模糊处理,否则,讨好领导的举措,岂不变成了对领导贪腐的举报?然而,新冯村的村干部却公布了一份“给领导送礼”的财务公告,“2013年2月4日付,给镇领导送礼2600元”。村里能贴出这样一份财务公告,不管是出于村会计的“疏忽”,还是村书记的“有意”,网友称其为一次“诚实的村务公告”,我却更认为是基层单位财务公示的一次重大突破,值得肯定和赞扬。

然而,对于创造了这样一份诚实的、为基层财务公示做出突破性贡献的财务公告的新冯村,区里的态度却似乎并不赞同:直接的结果是“给予新冯村党支部书记刘忠成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用公款给镇领导送礼,给予一定的处分,似乎师出有名,但它的另一个后果却是必然使其他基层单位的领导得出结论:咱们的财务公告不能如此诚实,更不能如此直白,该模糊时还得模糊。而新冯村今后再发布财务开支公告,虽然难免还要用公款给领导送礼,但决不会再有“给领导送礼”之类项目出现。

虽说上面所说处分敢于“公告给领导送礼”的村书记的后果。然而我们不仅要问:对新冯村书记的处分真只是因为他用公款给领导送礼?如果是因为用公款给领导送礼而被处分,那么为什么对接受公款送礼的镇领导的处分反而比送礼的轻,一个是党内严重警告,一个只是行政警告(说明并不“严重”),另一个镇干部更是安然无事?此其一;其二,镇领导的父亲病故,新冯村的相关人员都来送礼,难道前来送礼的只此一村,为什么不查一查其他村的送礼情况,从而刹住领导家里有事,下属部门都来公款送礼的风气?其三,如果还有其他村庄也来送礼,更需要查一查他们是怎样处理“给领导送礼”的账目的,是否需要建立一个像新冯村一样诚实的、直白的财务公告制度?

如果不能回答这样三个问题,人们就有理由怀疑上级对新冯村“给领导送礼”财务公告处理的态度,更有理由相信这样处理的结果,只能使今后财务公告更加模糊。

“最诚实村务公告”会不会成绝唱

这的确是稀罕事。新冯村如此进行财务公开,令人佩服;但令人担心,这样诚实的财务公开恐怕会成为绝唱。自《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规定村财务必须公开以来,全国各地农村,有几个公开了给领导送礼等开支内容?各地的村财务开支公开信息,要么大而化之,让人摸不着头脑;要么公开虚假开支。一些地方的村民为了得到真实的村财务开支信息,千辛万苦地检举、上访。而全国查处的无数起村官腐败案件,又有几个将他们的不当开支列在了财务公开信息中呢?

就算新冯村做了一个“史上最诚实的村务公告”,恐怕也是一个意外事件。可能村支部书记认为给领导送几千元礼、党员春游花个几千元,根本算不上什么大事,公布了不会出问题;也可能是出纳一时粗心,将这些本不打算公之于众的信息未经技术处理就直接上墙了。当地一位村民就说:“公告早在六月份就公布了,大家有时也不太注意看,对里边的内容也不想多说。”要不是有“好事者”将这份村务开支公告捅上网,也不可能惹出什么事来。

至于有些人一厢情愿地希望通过这件事去倒逼其他地方的村集体财务更加透明,恐怕也会成为泡影。想想前些年,四川省白庙乡乡政府向村民公布了详细的公务财政支出,大至公款招待,小至购买纸杯,事无巨细,无所遮掩,被网民称为“祼奔的乡政府”。问题是,这“祼奔的乡政府”系当地主政者大力推进的结果,但由于没有得到制度上的支持,这种的“裸奔”并没有在全国其他地方得到效仿。

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改革,没有有力的制度支撑,“史上最诚实的村务公告”极可能成为一个孤本和绝唱。村集体自治制度实施多年,一些地方政府干涉村民选举的事还是时有发生。所以,还是要进一步强化村民大会的作用,让村民大会审核和批准村财务,决定村财务公开事项,同时加强村财务审计和对腐败村官的查处。如此,村财务的诚实公开,才不会是一个意外,而成为一种习惯。

责任编辑:蔡畅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