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池镇:“五化五有”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重庆江池镇:“五化五有”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重庆市江池镇党委按照“发展为要、民生为重、稳定为基”的总体要求,实施“五化五有”,开创了党建工作新局面。

网格化人才配备,让党建工作有“人”。坚持“书记是党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理念,建立党委书记主要抓、党委副书记重点抓、党委组织委具体抓的联动机制。同时,镇党委单独设立党建办,抽调党性强、业务强、精力旺盛的3名年轻同志具体负责党组织建设的具体工作。同时,为保障村(居)党组织建设工作的高效推进,镇党委选派大学生“村官”和选调生到村(社区)任党建指导员,协助开展党组织建设工作,切实形成了镇、村网格化的人才队伍,真正实现党建工作有人抓的良好局面。

规范化阵地建设,让党建工作有“地”。镇党委坚持将阵地建设作为提升基层组织形象的突破口,制定五年亮化计划,即在本届党委执政期内,将辖区内的10个村(社区)活动室全面升级亮化。镇党委通过向上争取一点、政府划拨一点,村居自筹一点、项目打捆一点、社会募捐一点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现已投资165万元规范建成了南洋村、虎劲村、大安村、关塘村、江洋社区等5个活动阵地,今年计划再投资250万元新建横梁村、五松村活动室。活动阵地的升级亮化,切实方便了党内活动开展和群众办事。

多元化党性锤炼,让党建工作有“心”。一是强化思想洗礼。镇党委通过中心组学习、职工会,村(社区)通过“三会一课”制度等形式集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八大、新党章、重庆市党员干部“八严禁”、“十二不准”、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委会等重大精神,切实用党的理论、法规、政策武装党员干部头脑,促其高度重视党组织建设工作。二是强化基层锤炼。实施党员干部驻村联户机制,进一步督促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开展走访调研、帮扶困难党员群众等系列活动,锤炼干部的党性。全镇共44名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联系困难党员47名,送去慰问金9400元,化解群众纠纷83起。

全面化素质提升,让党建工作有“力”。镇党委始终把教育培训干部作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全镇科学发展的有力抓手。为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镇党委成立了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年初制定了干部全年的教育培训计划,统筹安排教育培训工作。同时,教育培训工作中坚持“课堂学+实地学”、“请进来+走出去”、“现实学+网络学”等模式,确保教育培训工作取得实效。今年,全镇共邀请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县扶贫办、农广校等部门老师专题宣讲十八大政策理论和农业科技13场次,组织镇、村干部到邻近区县考察乡村旅游和猕猴桃产业6场次,通过农村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开展网络学习129场次。通过多元化的素质提升,党员干部的双带能力大幅提升,全年新发展肉牛1153头、新栽植猕猴桃1800余亩,种植辣椒2000余亩、种植油菜6000亩。

严格化制度保障,让党建工作有“效”。镇党委实施“三定 、三查、三保障”机制。“三定”,即定方案、定时限、定责任。年初党委制定全年组织工作要点,细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作时限,落实责任领导与责任单位,确保组织工作有序开展。“三查”,即定期暗查、半年督查、年终检查。镇上成立了由管党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统战委员为成员的督察组,对全镇党建工作进行不定期暗查,半年全部督查通报,年底全面检查考核。“三保障”,即组织保障,人才保障,经费保障。把全镇组织工作纳入年底综合目标考核重点,考核结果将作为党支部书记履职情况和换届时留任的主要依据;实施镇、村(居)网络化人才配备,全镇党建工作呈现出镇、村联动齐抓格局;将组织工作经费纳入全年财政预算,严格按文件兑现村干部补贴和村级办公经费,每年划拨农村党员活动经费50元/人。

(作者系重庆市丰都县江池镇党委组织委员)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