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利益调整纳入法制轨道(2)

将利益调整纳入法制轨道(2)

“用经典的判例来诠释法律的精髓”

法治周末:您提到,公民要把法律法规作为自身活动的基本行为准则,要学会也要有勇气通过法定程序表达诉求,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维护自身的权益。您也提到了太子奶的创始人李途纯的案子,说他最后能完身而归,就在于他在创业过程中始终守法合规地经营。李途纯是民营经济的代表人物,您如何看待民营经济在未来改革中发展的法律保障?

吴晓灵:“打铁还得自身硬”,李途纯在创业中不去向任何人送礼,自己也不接受礼物,正是这样守法、合规地经营,才使他立于不败之地。

在法律上,国家要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和合法利益,不单纯是针对民营经济。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地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这也是三中全会决定中的重要内容。

法治周末:您提到要用经典的判例来诠释法律的精髓,具体应当怎么理解?

吴晓灵:经典案例用周其仁的话来说就像是讲故事,它会让人们更容易理解法律的实质,也有助于坚定大家的法律信心。

现在我们的经济生活领域中,有一些民营企业财产受到侵害的案件,如果能出现一个标杆性的判例,那我们所讲的原则就能落地。

今年以来,最高法院正在有序推进司法公开,以公开促公正,希望这样的经典判例尽快出来。

法治周末:您也提到在法律不完备的情况下,作为法官判案要寻找社会的良心,这在审判案件中如何体现?

吴晓灵:法律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是完善的,有一些案情是合理不合法的,有的是合法不合理的,如何去定夺,这就体现了法官这个职业群体的良心。

这个时候,应按保护公民权利的价值取向作出定夺,这样的判决既能让社会看到法律的缺陷,不断通过修法来完善,也有助于引导社会道德。

“不是法律越多越好”

法治周末:您提到完善法律体系要有“较真儿的公民和较真儿的律师”,此前较真儿的公民和律师在推动收容遣送制度、劳教制度的废除上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推进金融领域法律和制度完善上,哪些公民和律师给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吴晓灵:目前我还没看到。但我期望在理财市场上能出现这样的判例。也寄希望于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能在投资者保护上作出经典判例。

法治周末:您认为目前金融领域有哪些问题亟待法律规范,或者哪些法律亟待完善?

吴晓灵: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有赖于法律制度的完善。

但也不是法律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在未来几年中,应该重点修订和完善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以及信托法。

法治周末:您负责的领域里,明年会有哪些法律会修订?

吴晓灵:我负责的领域里有证券法、期货法,这两部法规修订的时机和条件都比较成熟,目前已经一同被列入了明年的立法计划。

责任编辑:李妮玮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