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思想与发挥历史主动性
今天,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在思想解放的进程中充分发挥时不我待的历史主动性。直面啃“硬骨头”的严峻挑战,任何踌躇犹豫、回避退缩,都将无可挽回地丧失深化改革的战略机遇。
解放思想,需要有大无畏的政治勇气去承载历史主动性。邓小平面对文革遗存的巨大压力,发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在思想解放的进程中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以大无畏的政治勇气冲破了“左”的思想干扰,做出了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了由“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推动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掀开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开篇巨作,带来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历史巨变。没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政治勇气是做不到真正解放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铁肩担道义”,为了追求真理,为了社会公共利益,“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这种勇于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精神与情怀,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在当前的思想解放中更需继承和弘扬。
解放思想,需要有科学的理念和方法来支撑历史主动性。倡导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的勇气,并不意味着脱离实际、盲目蛮干。解放思想是探索规律、追求真理的过程,必然立足于实事求是的基础之上。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从两者之间的关系上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做到实事求是;只有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做一个真正的解放思想者,必须以科学的态度、理性的思考为支撑,使主观更好地符合客观规律,使决策建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失误。违背客观规律的别出心裁、闭门造车,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解放思想,更不可能真正发挥历史主动性。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解放中,更自觉地转变工作作风、更多地深入实际,研究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提出新办法,更科学合理地推进各项改革新举措,使之更加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更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