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群众的正当、合法利益,必须站在党的立场上,站在群众整体利益和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对群众正当而合法的利益必须切实加以维护,带领群众争取和创造富庶、幸福、美好的新生活;对群众不正当或过分的要求必须作出有力的说明,以使群众提高思想觉悟,给予充分理解,并且要努力提高党员、党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化解矛盾能力,全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也必须严肃指出,对群众违纪、违法的思想和行为一定要加以正确引导,及时、有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手段妥善处置,绝不能姑息迁就、听之任之,防止造成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受损而影响党的威信和形象。
必须认真、用心和深情倾听人民群众呼声,进一步提高网络舆论引领、导向能力。群众呼声是第一信号,群众意愿是第一指向。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向群众学习、拜人民为师,把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活动中。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真情关心群众疾苦。要坚持把体现党的主张与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把坚持正确导向与通达社情民意统一起来,视群众为亲人、把群众当主人,始终摆正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让群众呼声成为第一信号,为党的决策、政府的工作提供第一手资料和信息。还要加强宗旨观、群众观、权力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党员领导干部进一步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阶段,在与广大人民群众沟通、联系方面,把握群众欢迎什么、喜欢什么;群众诉求是什么、为什么。只有这样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深入群众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的根本点之中。这就是党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根本要旨。由此,要求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在大力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应努力学会、用好“网言网语”,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以及政府的声音、立场、观点渗透到主流网络之中,主动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应对网络民意,架起与我国5亿多网民沟通的新平台。
善于调动、整合网络资源和社会力量,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监察,使权力更规范、有序地在阳光下运行。当下,适应进一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求,特别需要在民心网、中华先锋网、北国网和全省14个市纪检、监察举报网站及各市(县、区)政府网中开辟专栏,汇集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党员领导干部的意见、诉求和建议,不断为省委、省政府领导机关提供有价值建议,以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解决文山会海、检查评比过多过滥、超标配车、多占住房以及“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问题。重视网络监督、监察,进一步健全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发挥网民的监督作用。注意加强对网络信息的收集、研判和处置,核查网络舆情反映的案件线索,及时介入和查处腐败案件。
唯其认真、用心和深情地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调动、整合网络资源和社会力量,强化网络监督、监察,才能充分发挥主流网络舆论导向作用,也才能更加深入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全面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潘立魁(作者系中共辽宁省委党校教授)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