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毛泽东确立的共产党人价值观

为人民服务:毛泽东确立的共产党人价值观

1944 年9 月5 日,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山中烧炭时不幸牺牲。毛泽东在中直机关举行的追悼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讲话,号召全党全军学习和发扬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为人民服务”这一高度的思想概括,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也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扬并忠实践行这一光辉思想,对于我们党永远保持为民执政、永不脱离群众的革命品格和作风,增强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 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同以往的任何运动作了科学的区分,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所以具有这样的历史特点,能够担负起推翻旧世界,建设为绝大多数人所有的新社会, 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运动,认定在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命的阶级,其余的阶级都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日趋没落和灭亡,无产阶级却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正因为这样,一方面,无产阶级失去了任何生产资料,是一个一无所有的阶级,对他们来说,在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斗争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因而有很强的革命性。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第42、66 页。)另一方面,正由于他们是大工业的产物,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能够组织起本阶级的力量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自身的利益而奋斗。由上可见,为人民服务在价值取向上, 正是体现了无产阶级运动和无产阶级政党这一新的特点,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

应当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 有过“为大多数人谋利益”、“为群众服务”、“为人类服务”等提法,但把“为人民服务”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宗旨,是毛泽东的一大贡献。如前所述,他在为悼念张思德而作的《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中,深刻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思想,明确地向全党、全体工作人员提出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要求。1945 年4 月,他在中共七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出发点。取得全国政权后,为人民服务也就成为各级人民政权及其工作人员的根本宗旨。1957 年3 月,毛泽东在济南党员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文集》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 第285 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相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信人民群众的力量、智慧和他们的未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处理个人同群众的关系,密切依靠群众,发挥群众的历史主动精神。1960 年6 月,毛泽东在郑州分别会见来自亚、非、拉地区的外国朋友。会见后,毛泽东在修改熊向晖起草的新闻稿时,先后把原稿中“中国人民伟大领袖”、外宾“称赞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样一些话删去, 熊向晖认为这都是外宾的原话,不理解毛泽东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动。据熊向晖的回忆, 他们之间有如下一段对话:

主席问:有什么不理解的?

我说,昨天写了非洲朋友表达了他们“对中国人民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敬爱”,这是他们的原话, 主席把“中国人民伟大领袖”这几个字删掉了,说是“要不得”。今天写了拉丁美洲朋友“称赞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也是他们的原话,也完全符合事实,我不理解主席为什么那样改。

主席说,人家那样讲,我们不能那样写。我们搞了这些年的建设,不能说没有成就,说“伟大成就”就不符合事实。“一穷二白” 的面貌还没有改变,有什么“伟大” 呀!

我说,成就是“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所取得的”,这符合事实吧?

主席说:为什么一定要说毛泽东的领导呀,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就取不得成就了?这是唯心史观, 不是唯物史观。我把唯物史观概括成一句话,叫做“人民,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实践证明,过去打仗,靠的是人民;现在建设,靠的还是人民;一切成就都来自人民自己的努力。你不赞成?

我说,唯物史观并不否定杰出的领导人的作用。

主席说,这是半截子唯物史观。领导人和人民不能分开,也不能等量齐观。我讲了,今天你也写了,“人民是决定的因素”,领导人不应站在人民之上,不应站在人民之外, 必须站在人民之中,是人民的一部分。所以,“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其中包括了你们,也包括了我。如果脱离人民, 做官当老爷,那就不能包括。总而言之,必须突出“决定的因素”,突出人民,决不要突出个人。(熊向晖:《毛泽东主席与“小国弱国人民会议”》, 《缅怀毛泽东》(上),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年版, 第314—315 页。)

这段对话的深刻道理,是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牢记的。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确立起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权力的主体,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才能够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