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正权:好干部要做到“五常”

黄正权:好干部要做到“五常”

当前,遇难事“捂盖子”、多事有事“不揽事”、图太平念“拖字诀”的风气在一些干部身上出现。但若就此对干部“一票否决”,也确实不妥。客观地说,现实工作和生活中,绝大部分领导和干部是优秀的,虽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只要及时改过来,老百姓还是会喜欢的。要想当“好干部”,就要做到“五常”。

一是常想组织重托。走上领导岗位,是党和组织的信任,是干部群众的信任,是党和组织精心栽培的结果。所以,要常怀感恩之心、常思组织重托,秉公用权、依法用权、谨慎用权。

二是常思贪欲之害。要学会反思,看看全国落马的“老虎”和“苍蝇”,想想自己一路走来的艰辛,经常检查自己的一言一行,时刻自省、自警、自励,在需要面前学会选择,在诱惑面前学会放弃,在原则面前学会坚守,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同时,严于律己、接受监督,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保持一个干净的心灵、一个清白的名声、一个廉洁的口碑。

三是常念百姓疾苦。身为父母官,要深知自己是百姓的衣食父母,要常念百姓疾苦,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所思所盼,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多干为民谋利、为民造福的事,不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

四是常时自我批评。“吾日三省吾身”,作为共产党员,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有自我批评的勇气,敢于正视自己存在的问题,并痛下决心改正,不断提高自身的形象和威信。同时,要正确对待同志之间的批评意见,要有善纳忠言的勇气和虚怀若谷的胸襟,对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闻过则喜,过而能改,弃旧图新,轻装前进。

五是常入基层“下访”。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主动“出击”,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打“预防针”,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将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之中、堵截在源头,避免小问题酿成大问题,从而走向极端。要经常深入群众,与群众面对面,心对心交流,拉家常,倾听群众的心声与诉说。做到基层工作情况了然于胸,为自己制定决策和措施奠定基础。

总之,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坚定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增强党性修养;淡泊名利,砥砺名节,不为物思、不为名惑;多讲奉献,少讲索取;高扬正气,远离邪气,才能成为群众心目中的“好干部”。

责任编辑:郑瑜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