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收回澳门的几次尝试

中国收回澳门的几次尝试

1849年8月25日葡人攻占关闸后,清政府无法在澳门行使国家主权,澳门被葡人占领。从此时起到新中国建立的一百年间,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曾多次作过收回这片位于珠江口的神圣领土的尝试。

用一百万两白银赎买的“玛斯计划”

在葡人占领澳门后不久的19世纪60年代,葡萄牙越益贫弱、国际社会中盛传葡国准备出售部分殖民地,以缓解严重的财政危机;而法、美、俄等西方强国都垂涎澳门,企图出钱购买这一地区。由于香港与澳门隔珠江口相望,割占了香港的英国人深恐法、美、俄等强国买下澳门,建成“泊船驻兵”的军事基地,从而对香港构成威胁。于是,在1867年底,任清政府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便鼓动清政府对贫弱的葡萄牙“乘机动之以利”,设法买回澳门。

1868年,西班牙驻华公使玛斯任满回国,玛斯是个资深外交官,在欧美外交界颇有声望。经赫德提议,清政府认为玛斯是办理这一交涉的合适人选。玛斯本人也十分愿意承担这一使命,由于葡萄牙在澳门建有炮台、官署、营房、桥梁、道路及一些公共设施,清政府决定酌给葡萄牙一百万两白银作为修建费用。在将这笔经费交割清楚后,葡萄牙应立即将派驻澳门的官员和军队全数撤回,不得再派人驻守,中国则将像1849年8月前那样仍在澳门“设官治理,以一自主之权”。

此时,历经战乱的清政府国库空虚,而“买回”澳门又是项并不那么体面、“不宜宣露”的秘密交易,因而奕等人感到这一百万两银子以及将要交与玛斯、赫德的三十万两筹办经费一时无从筹措,最后,他们准备支付12%的年息,向开设在上海等通商口岸的外国银行借款。这一借款“买回”澳门的“玛斯计划”,得到了清政府的批准。

玛斯回到西班牙后,来不及与葡萄牙交涉,就于1869年2月在马德里病逝。赫德又提议让原来的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等外国人接办此事。不过,奕等人显然不像赫德那样热衷于这个“买回”澳门的计划。他们认为,蒲安臣等或是不合适的或是不理想的人选,并认为既然眼下无人经办,葡萄牙及其他西方国家又不知道中国的这一秘密外交计划,因而可以暂行停止,“另候筹商”。于是,“买回”澳门的计划便被搁置了起来。

广东军民决意“赌一战以收回澳门”

1910年10月,葡萄牙爆发革命,成立了共和国。广州、香山、香港等地的人纷纷集会,决定在请求清政府废除旧约、收回澳门的同时,发动义捐,筹集经费,加强民团武装,准备“赌一战以收回澳门”。在这样的形势下,得到英国人支持的澳葡当局竟于1911年开始疏浚澳门内港的工程,还与英国商人订立委托他们疏浚凼仔、以北海面的合同,并向广东官府发出最后通牒,否认与凼仔、路环两岛隔水相望的大、小横琴是中国领土,逼迫广东官府撤退岛上的中国驻军。于是,广东全省舆论大哗。同年4月,香山县的民众团体上书清政府,请求从速派军队驻扎湾仔、前山等要地,并给当发民团发放枪支弹药,以作好武力抗争的准备。此时,清政府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为了俯顺舆情,清政府决定由态度强硬的两广总督张鸣岐全权处理澳门的界务问题。张鸣岐多次派人与澳葡当局谈判,还派武官黄士龙巡查澳门附近的防务。根据黄士龙提出的以“军事与商业并举”来驭掣澳门的方案,张鸣岐于要求澳葡当局立即停止疏浚工程的同时,向香山县地方民团发放枪械,向前山等地增派用新式武器武装的新军,从而使澳门附近驻有精锐的新军一千余人,并驻泊军舰4艘。此时,只要再发生若干突发事件为导火线,武装的中国军民很可能就会冲出关闸。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