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调控“堵转疏”
过去两年反复强调的“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并未出现在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的官方新闻稿中。但未提“调控”二字并不是调控缺席,其内在含义是中国官方对楼市的干预将主要通过疏导供求而非围堵需求的方式进行。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告诉中新社记者,中国未来将构造“保障性住房由政府提供,商品房等多层次需求交还市场”的双轨制住房供应体系,避免过去“就房价调房价”所招致的报复性反弹重演。
城镇化“大紧小松”
一方面是人口激增不堪重负的特大城市,一方面是落户困难带来的公平质疑,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召开的首次城镇化工作会议上,官方就户籍问题拿出了新的解决办法。
会议明确了各类城市不同的城镇化路径,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开放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战略策划部副主任郑明媚表示,这意味着中小城市将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和主导方向。
地方债“管控升级”
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地方债首度被单列在全年工作任务中。相关信息显示,官方未来料四管齐下,升级对地方债的管控。
摸清家底。国家审计署今年8月1日已安排相关审计人员开始对各省市政府性债务进行审计。
源头管控。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加强源头规范,把地方政府性债务分门别类纳入全口径预算管理,严格政府举债程序。
规范渠道。“建立健全地方债券发行管理制度”已被官方在多个场合提到,地方发债未来将从隐形走向阳光透明。
控制增量。本次城镇化会议提出“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显示官方已开始未雨绸缪,化解各地伴随农民工市民化而激增的社会保障开支压力。(完)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