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开始,电影业进入产业化改革新阶段,2010年电影总票房达到了101亿。而在2013年截至到12月初,中国电影票房已突破200亿大关,从100亿到200亿仅用了3年时间。当然,这一年不仅仅是电影,从“中国好声音”的全民吐槽到电视剧“咱们结婚吧”的超高收视率,大众文化在2013年无疑是个突破收获之年。今天,首都专家微博群、宣讲家网站共同邀请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做客微访谈,与大家谈谈中国电影和大众文化新发展,欢迎提问!
大众文化市场繁荣得益于中产阶级的壮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等收入阶层不断壮大,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精神层面的消费追求逐步扩大、深化。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精神需求,这必然促使中国的大众文化市场越来越繁荣。仅就电影而言,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电影市场。而受众更广的电视娱乐节目,自去年《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之后,更是掀起了各大卫视争相购买海外版权的风潮。
大众文化市场的繁荣固然是好事,但不足却也不少。有网友说,中国电影虽然发展迅速,但制作水准却没有跟上。张颐武教授认为,这是新兴市场的通病,但我们可以像电影工业更加成熟的美国好莱坞学习,借鉴其经验,同时发挥好原有的特点。在现阶段,中国电影首先需要做好自己的市场,中国观众的需求是中国电影首先要满足的。“现在中国市场就已经足以支撑中国电影的繁荣。好莱坞也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这当然不是说走出去不重要,而是说走出去需要立足本土。先在自己的市场站稳。同时努力跨文化。”
虽然与成熟的市场相比尚有差距,但中国大众文化并非毫无国际竞争力。比如在文化差异相对较小的东南亚市场,中国大众文化产品便相当成功,无论是过去的《还珠格格》,还是近年的《甄嬛传》,在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民众中都有着相当的接受度和影响力。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