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我是朱北群:向 @张颐武:影视是个高产行业,当然回报率也是相当的惊人,可就是归属极少部分人群,由此引发她的畸形发展;您不担忧吗,为此有何高见?谢谢!
张颐武:影视是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中国电影一年好几百部,但赚钱的并不多,风险其实很大。高回报其实并不很多。全世界也都如此。现在发展的状况虽然还有很多问题,但从最近看还是越来越好的。
8、凉水一丝:向 @张颐武:张老师好,电影一直是被视为高级于电视剧的艺术,但国内电视对社会大众文化的影响好像更大,从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到武侠言情《射雕英雄传》、《还珠格格》,影响都非常长远。你对国内电影的影响力怎么看?
张颐武:电视剧在全球都是重要的大众文化类型,影响都很大。如美剧也在美国非常流行。中国的电视剧从八十年代以来一直影响很大。对社会意识的塑造有相当的作用。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中国电影面临的困难有人就认为和电视剧的作用有关。新世纪以来电影的发展一直很快。
9、林空坐忘归:向 @张颐武:网络游戏能算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吗?网络游戏产业值不小,受众也大。
张颐武:当然是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而且这方面是新的平台和技术带来的新的增量的部分。
10、狄达尔:向 @张颐武:有人说今年贺岁片档期的电影都是引发思考的,甚至是比较沉重的、黑色的主题,可能笑过之后后背发凉,与以往贺岁档的喜剧扎堆有所不同。张老师如何看待这个说法?
张颐武:既有《1942》也有《泰囧》,说明公众的欣赏需求多样化了,各种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其实在中国“贺岁档”就是冯小刚电影最早实践的,去年他的电影是悲剧的风格,今年又回归喜剧了。可能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11、鸢飞鱼跃的天空:向 @张颐武:现在城市电影、话剧等各种大众文化发展得还是不错的,但是农村大部分地方除了电视外没有任何文化娱乐生活,可以说现在大众文化基本跟农村无关,这种状况不知张教授是否关注到,又有什么建议和对策?
张颐武:一方面需要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另一方面还要在新一波的城镇化纸张寻求这一问题的解决。现在三四线城市的文化需求增长强劲,会辐射到农村。中国伴随着新一波城镇化,也必然让农村进入文化生活。
12、幸运的麦兜儿:向 @张颐武:中国电影的高票房与进入国际主流电影市场的步伐并不成正比,问题在哪里?怎样均衡发展?为何很多在国际上获大奖的影片在国内都没有得到公映?原因何在?
张颐武:现在首先是做好自己的市场,中国市场增长最快,中国观众需求是中国电影首先要满足的。现在中国市场就已经足以支撑中国电影的繁荣。好莱坞也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国市场。这当然不是说走出去不重要,而是说走出去需要立足本土。先在自己的市场站稳。同时努力跨文化。
13、没有看到过的自己:向 @张颐武:现在国产电影越来越有疲软之势,在口碑和票房上几乎都全军覆没,并且在国外大片的夹击下,国产电影如何寻求突破?
张颐武:现在情况并不像你说的那样。现在一是中国电影市场繁荣,12月初中国电影的票房就突破了200亿,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的市场出现了高速增长。二是新导演层出不穷。现在中国电影市场时全球最活跃,增长最快的市场,当然还存在不少问题。
14、浣保会会长神功已练成:对 @张颐武 :最近的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显示,戏剧影视文学毕业生收入排在倒数几位,实际上我的很多同学也确实转行了,对于这一现象您怎么看?
张颐武:这个问题确实存在,这些专业需要一些特殊的才能,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实需要很多这些方面的人才,但有时这些专业出来,从事这些工作并不能胜任的情况也存在。这需要注重技能的培养,同时多给实践的机会。随着文化领域的发展,这些专业的需求会有增长。
15、长空万里送秋雁:向 @张颐武:现在出了一种“微电影”,不知是电影,各行各业都在强调“微”。微也就是碎,内容越来越碎,怎么才能保障表达的严谨和主题的意义?
张颐武:微文化确实是文化的趋势。现在的微博和微信以及微电影都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实作品的长短都有自己的特点,微的特点也不能说是坏的,但如何突破限制,发挥短的特点也能出好作品。短就要老僧寸铁能杀人,长就要丈八蛇矛左右盘,要扬长避短。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