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管局:要检查口罩发放情况
南京市城管局表示,此次应急方案要求各区自行购买具有活性炭成分的防霾口罩,根据发票报销。针对南京河西建环环卫建设公司发放不到位的情况,要求该公司立即重新购置专业防霾口罩发放到位,同时还会检查其他公司口罩发放情况。
据了解,12月8日,建邺辖区内的环卫工人全部佩戴了比较专业的防霾口罩,对于口罩发放区别对待的问题,环卫所表示这其实是个误会,之后他们向兄弟环卫公司取经,知道在哪里买了。
之前,环卫工所佩戴的纱布口罩,每只只需五毛钱,而前日发放的防霾口罩,每只需要五块钱,2000个一共又花去了一万块钱。
而南京市城管局方面表示,对于口罩的经费问题是有预算的,标准是该辖区环卫工人的总人数乘以每只专业口罩的价格。而南京河西建环环卫建设公司在购买口罩方面,因为没有一步到位导致重复花费,肯定超出了预算。
防霾口罩为何也得“让领导先戴”?
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的初衷和出发点是好的,在雾霾预警之下紧急通知下属单位给一线环卫工人配备防霾口罩,既是对劳动者权益的尊重,也体现上级单位对一线环卫工人的关爱。不过,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却走了调、变了味——有的单位给坐办公室的干部发放专业防霾口罩,真正需要保护的一线环卫工却只拿到了普通的纱布口罩。
为何好政策会变味?根源在于个别地方和个别单位领导干部的特权思维。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领导优先”已近乎成为习惯和惯例,就如近年来在煤矿生产领域出台和推动的“领导干部带班下井”一样,侧面说明“危险的地方总是领导少”;再譬如多年前新疆某地发生的那场大火,组织者喊出“让领导先走”而不是“小学生先走”的时候,曝露出来的就是一种“领导优先”乃至“特权优先”的思维。
发防霾口罩,领导干部“优先”、环卫工人“靠边”,也正是这种思维在作怪。原本考虑环卫工劳动权益的“防霾口罩”,却发到坐办公室的领导干部手里,严重挫伤了环卫工的工作积极性。上级指定发给环卫工,却发给并不直接工作在雾霾中的领导干部,侵害的其实是环卫工人的权利权益,“肥”的是原本不应该享受此待遇的领导干部和办公室工作人员。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在受到舆论广泛关注后,南京市城管局针对河西建环环卫建设公司发放不到位的情况,要求该公司立即重新购置专业防霾口罩发放到位,同时还会检查其他公司口罩发放情况。
然而, “窥一斑而知全豹”,一只小小的“防霾口罩”背后,足以见证一些地方单位的“官老爷”作派和“官本位”积弊。“防霾口罩”挪用给领导的事情较好解决了,其他的类似“领导优先”的事情呢?骨子里和思维深处的“领导优先”呢?那些习惯性安排“优先领导”的拍马屁者呢?这些弊病,却非短时日能够销匿。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