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已经进入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必须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整改落实。对于直接服务于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检验检疫人来说,要密切结合做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勇于改革的先锋和善于改革的表率,把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变为探索检验检疫转型发展、服务自贸区建设的生动实践。
人民是改革的主体,只有坚持群众路线这个根本,把民意作为改革原点,才能让改革获得不竭的力量源泉;只有依靠群众路线这个根本,发挥群众首创精神,才能让改革获得无穷的智力支持。改革深化的根本路线,改革成败的生命线,仍然是群众路线。坚持改革创新和群众路线相统一,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破”、“立”结合,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
解放思想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导,但解放思想不是盲目冒闯、胡思乱想,而是要根据客观现实、结合科学精神,在深入研究新特点、把握新规律的基础上实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面对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这个当前质检系统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必须第一时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定上来,在辩证处理“管得住、放得快”的矛盾中冲破思想观念障碍。要直指职能转变关键,逐步变“微观干预”为“宏观监管”,变“最终检验”为“过程检验”,变“管检一体”为“管检分离”。领导干部要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要深化法检制度改革理论研究,创新检验检疫监管模式,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检验检疫发展之路。
其次,“点”、“面”结合,坚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把握好点与面的关系,既要有顶层设计整体推进,又不能不分主次缓急,遍撒胡椒面。必须坚持任务牵引、问题导向,善于抓主要矛盾,集中优势兵力激活改革满盘棋。正在建设中的上海自贸试验区,是全国深化改革的试验田,更是检验检疫部门创新把关与服务模式的重要平台。上海检验检疫局率先推出支持自贸区建设的23项配套性制度,旨在为全国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思路、新经验。其中包括:找准着力点,搭起自贸区管理的理念体系和机制框架,大幅提高自贸区贸易便利化水平;明确切入点,顺应自贸区新业务、新业态的发展,为企业度身定制特殊优惠政策,推动自贸区高端产业集聚;突出重点,严把自贸区内环境安全,制定数个涉及安全、卫生、环保、健康等疫情疫病防控体系建设的制度规范及相关防控预案,降低区内检疫风险和产品安全质量风险。
再次,“新”、“老”结合,坚持承前继往和开拓创新相统一。
改革需要在总结以往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创新思路,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才能汇成推动改革深入发展的源泉。在长期的检验检疫工作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有些已上升到法规制度层面。这些经验和做法是群众智慧的体现,对于已被证明是科学管用的那些规律性做法,需要将之发扬光大,同时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权变求新。要进一步强化“质检为民”的宗旨意识,大力弘扬“崇检尽责、服务至上”精神,在服务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及全国的改革创新实践、推动贸易便利化和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建设上出新招;要进一步巩固在抗击“非典”、“甲流”和服务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任务中形成的高效保障机制和模式,在全面打造“上海智检”、全面推行“通报通放、快检快放、即查即放”三轮驱动模式、全力完善集中查验模式上出新招。
(作者系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