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占用了大量时间,好几天没看论文了,”小周一边系着围裙熟练地打鸡蛋,一边告诉记者。一旁的小薛给他打气:“哲学不一定是大学教授的职业,它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不是吗?”小周点头称“是”:“学到一定程度,炒菜、做饭都能思考哲学。”
针对旁人对他们猜疑的眼光,小薛认为,每个人都有尊严和价值,这与职业地位无关。她说,每次笑容满面地将章鱼小丸子捧给孩子,看着他们大口大口吃着丸子,“这不正是自我价值的体现吗?”
“学霸”+“女神”
相恋10天闪婚
小薛回忆,当她和小周决定要当小贩卖丸子时,同学和家人说,已经被他们的闪婚史“雷得里焦外嫩”,这次并不算啥。原来,他俩一个“学霸”、一个“女神”,今年1月,两人恋爱10天后就瞒着所有人跑到海珠区民政局登记结婚了。
不少男生说,小薛是自己心中的“女神”,她当助教讲课非常有亲和力,获得过各种奖学金,学术论文也频频获奖。而小周是起早贪黑泡图书馆的“馆霸”,特别爱和自己较真。为写出让自己满意的论文,他还特意申请了延期毕业。面对大家的猜测,小薛说,能在精神层面相互理解是他俩能走到一起的原因。“别人的婚礼誓词是许诺不离不弃,我们的婚礼誓词却是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中的一段话。”直到现在,两人有时半夜醒来,突然想到一个哲学问题,一问一答就是一个通宵。
小薛说,两人现在想的就是做好小贩的生意。未来也许他们会留校当老师,或者去国外深造,甚至继续摆摊当小贩,但无论作何选择,他们会一直听从内心的声音。
博士夫妻卖章鱼小丸子 职业没有贵贱之分
最近,广州黄埔区某小学门口出现了一个卖章鱼小丸子的小摊,由一对年轻的夫妻经营。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这夫妻俩居然都是中大哲学系的在读博士生。
记者采访妻子小薛时,她正在制作小丸子,丈夫小周当天刚好外出,平时主要负责收钱的她得亲自“操刀”,一开始显得有点手忙脚乱。
等空闲下来,小薛对记者说,在从事小贩之前,她为一些媒体撰写文章,一篇就能收入数千块钱,因此当夫妻俩把想法告诉家里人时,婆婆就曾经对他们怒吼:“博士去做小贩你们丢不丢人啊!”他们的行为也引起了一些人的侧目:“你们都是博士,怎么来当小贩,是不是找不到工作?”
对此,小薛心里多少有一些疙瘩,“什么丢人啊,我们又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她说,夫妻俩找个体面的工作并不难,之所以会萌生这种想法,一方面是为了在当小贩的过程中体验哲学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质疑当今社会存在的那种“论职业分贵贱”的固有思维,“其实小贩和企业高管并无贵贱之分”。
他们在食材上特别较真,油是从家里拿来的,菜则是自家花园种的,在如此高的成本下,他们一开始压根就没想过能赚到钱,但没想到他们的摊子大受学生欢迎,除了因为丸子好吃以外,友善的“大姐姐”小薛也让小朋友们感到特别亲切。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