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外围后内线 编织立“体”外交经纬
岁末盘点,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用“不平凡”形容2013年中国外交。全国两会后短短8个多月以来,习近平、李克强7次迈出国门,访问亚非欧美四大洲22个国家,接待64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来华,同300多位外国政要会见交流,中国与各国达成近800项合作协议。
“今年中国外交的路线图是‘先外围后内线’,先谈友谊后解决问题。”回顾2013年中国外交轨迹,金灿荣如是点评。具体而言,就是先巩固与俄非和新兴国家的关系,填补空白,再处理中美关系和周边问题。
回顾2013,构建命运共同体的新视野统揽着中国外交大局。李海东指出,“这一新理念,意味着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担当。”
一年来,朝鲜半岛局势由紧趋缓,伊核谈判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在其中积极斡旋,劝和促谈,“中国作用”受到国际社会赞誉。
今年,巴以领导人罕见接踵访华,引起国际社会关注。在此期间,习近平就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提四点主张,在巴以问题上,“中国声音”不断扩大。
另外,中国日前应联合国和禁化武组织号召,为海外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提供海上护航。这是中国首次执行这样的任务。
“2013年中国外交上下层次丰富,立体感颇强。”在金灿荣看来,正是这种全局性的战略思维让中国外交占据了主动,实现良好开局,但如何“中场守住”,此为2014年中国外交最大看点。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