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GDP指标弱化 官员政绩如何考评(2)

聚焦:GDP指标弱化 官员政绩如何考评(2)

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均表示,弱化干部GDP考核,并非要弃经济增长于不顾,而是要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挤掉利用地方融资盲目投资的水分,从对增长“量”的考核变为对增长“质”的考核。《通知》中强调,要把“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经济发展”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同时强化“约束性指标考核”,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的权重,防止和纠正以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换取经济增长速度。

在此之前,没有“约束性指标”的GDP考核造成各地方盲目追求经济的无效扩张,贺军表示,地方政府为提高GDP增长、增加税收,往往倾向于扩大投资,这一模式已经形成惯性,尽管市场普遍预期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可能继续放缓,但地方投资不但不会下降,可能还将保持一定的增长。根据安邦统计,2012年底中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余额已达到约12.1万亿元,预计2013年地方债规模将继续扩大,可升至约25万亿元的水平。

对于地方政府严峻的债务问题,《通知》中特别强调,将加强对政府债务状况的考核,把政府负债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强化任期内举债情况的考核、审计和责任追究,防止急于求成,以盲目举债搞“政绩工程”,这意味着地方政府长期以来以投资促GDP增长的思路将被加以“约束性指标”,唯GDP的考核现状将被终结。

竹立家指出,干部考核指标如同一“指挥棒”,指挥着官员的为政方式,如果单纯指向GDP,官员就会以提升GDP作为执政目标,如果转而指向一个比较综合的指标,势必将全面改革官员的执政思路。

在贺军看来,弱化干部GDP指标考核作为规则很容易制定,但真正实施到位并不容易。这取决于包括干部考核体制、中央与地方财政体制、投融资体制、金融体制等多项改革,地方政府需要在投资之外,找到新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具体包括推动地方经济产业转型、鼓励消费、放开市场、寻求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

专家:借鉴西方,引入多重指标

弱化干部GDP 指标考核后,将加入哪些新标准?

《通知》指出,“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目标责任考核、绩效考核、任职考察、换届考察以及其他考核考察,要看全面工作,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实际成效,看解决自身发展中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成效。”具体而言,竹立家指出,资源消耗、环境保护、消化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指标都可能被引入官员绩效考核之中。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