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与近现代中国梦的实现(4)

《共产党宣言》与近现代中国梦的实现(4)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中华民族跻身于先进民族行列,为人类作出贡献的份额尽量扩大。这样的中国梦,是对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深刻洞悉,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回答了如何建成全面的小康社会和我们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怎么走,即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国家,以及怎样建设现代化国家这个问题。习近平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依靠人民实现。

第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两个重要前提”,即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基本国情;“一条基本路线”,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两项根本任务”,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一个总体布局,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五个方面,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完整内容。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党和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的科学总结。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会更加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第二,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重新挺起了脊梁,赢得了自由和尊严;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元素,这就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时代精神激发出无与伦比的正能量,成为引领中国腾飞发展的巨大精神动力。要在社会转型时期完成改革攻坚任务,就要更加凸显信念凝聚与精神支柱。物质上强大起来的中国,也要在精神上强大起来。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在范畴上涵盖了每一个中国人,包含自由和发展两个要素,不仅强调人的机会平等,而且还强调人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这个思想是对《共产党宣言》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关于未来社会的核心思想提出这样命题:“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宣言》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来界定社会主义,从根本上把社会主义同一切旧社会区别开来,深刻地表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说明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和最高目标。指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现代化最终要实现的是人的现代化,深化改革就是要革除阻碍人的自由发展的体制、机制。总之,一切围绕对人民的责任、人民的要求,依靠人民群众,推动国家、社会和人民共同进步。

十八大鲜明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是建党一百年的目标,一个是新中国建国一百年的目标,两个目标环环相扣、相互辉映。“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之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对全国人民的郑重承诺,也是对世界的明确昭告。这是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历尽艰辛,矢志不渝所追求的宏伟目标。

《共产党宣言》发表已160多年了,对于世界未来社会的发展,仍具有现实的和长远的指导意义。新世纪新阶段,重读《宣言》,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使我们更加坚定对实现中国梦的信念和信心。《宣言》的伟大思想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激励着我们前进。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