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案例】
【事件介绍】
李肇星:“父母官”说法错误
12月15日下午,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在山西太原演讲时表示,走过183个国家,最主要的体会就是“人民至上,人民万岁”。
当天,在山西太原,素有“诗人外长”之称的前外长李肇星再次显示出影响力,偌大的会场座无虚席。演讲刚开始,李肇星面向山西听众说,山西是自己的“第二故乡”,从小就喜欢读山西作家马烽、西戎的《吕梁英雄传》,听郭兰英的山西民歌,看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等。
李肇星回忆说,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和中外记者见面时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本人对此记忆深刻。李肇星说,在走过世界上183个国家后,最重要的体会就是“人民至上”“人民万岁”。
在旧中国、封建时代,县以上官员被称为“父母官”。李肇星认为,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老百姓才是所有人的“父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都是劳动人民创造的。
演讲中,李肇星多次引用在外交工作中观察、发现的事例。他说,在意大利、英国等地工作时,曾多次就“最让你骄傲的老乡是谁”向当地官员提问。本以为对方会说出当地文化精英的名字,没想到当地官员说的都是有所发明、创造的普通民众。
为官一任切莫自谓“父母官”
“父母官”这一说法究竟始于何处?有人考证来源于《礼记·大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大意是,快乐的国君啊,是人民的父母。人民喜爱的,他也喜爱;人民憎恶的,他也憎恶。这样的国君可称得上人民的父母。既然以“父母官”自许,诸如爱民如子的说法也就不让人觉得奇怪了。
在古代提出“父母官”这一概念,显然有其积极意义。今天再听闻“父母官”的说法无疑觉得别扭,甚至陡升厌恶之感。连邓小平都自称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一些地方领导动辄自谓“父母官”,显然已不合时宜。再者说,官员也是百姓,前不久一副对联火爆于网络———“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这副对联所揭示的官民关系、民本思想简洁而朴实,并无“父母官”的迂腐与糟粕。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