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世界在变革中寻找方向(3)

2013:世界在变革中寻找方向(3)

国际热点仍待解决

此起彼伏的国际热点同样印证了2013年的过渡性特征。这一年,虽然有的国际热点暂时峰回路转、化险为夷,但是真正获得解决的问题少之又少。匆忙走过的2013年,将热点问题留给了2014年。

这一年,最挑战世人神经的,莫过于叙利亚局势。特别是8月底,美国暗示将绕过联合国对叙动武后,叙利亚紧张局势被推向高潮。直至俄罗斯提出“以化武换和平”方案并与美国就销毁叙化武达成协议后,局势才暂时得到缓和。

在复杂的中东局势中,令人欣慰的是,临近岁末,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英、法、俄、中、德)在日内瓦就解决这一问题达成初步协议,伊朗同意暂停生产5%以上的浓缩铀、稀释或转化库存的丰度为20%的浓缩铀、同意让其核设施接受从未有过的国际监督,西方国家则放松对伊朗的制裁。这一协议大大降低了伊核问题引发战争的可能性,有力维护了中东的稳定。

与峰回路转的叙利亚、伊朗局势相比,局势剧烈动荡的埃及与泰国,留给人们更多的是关于国家治理模式的思考。

在埃及,执政仅仅一年的穆尔西今年7月被迫下台,以他及穆兄会为代表的伊斯兰势力在与世俗自由派的激烈较量中遭受重创。这一较量是埃及两条政治道路之间的冲突,即让国家朝伊斯兰化还是朝世俗化方向演进。穆尔西下台了,但他的支持者仍在不断举行抗议示威。埃及的首次多党选举,没有为国家带来政治稳定和经济增长。

在泰国,选举政治再次遭受街头运动的冲击,引发了持续的动荡。代表中产阶级利益、支持反对派的“黄衫军”与代表草根阶层利益、支持现政府的“红衫军”轮番游行示威。虽然泰国总理英拉12月9日宣布解散国会下议院、提前大选,但反对派仍号召反政府示威者继续集会,以迫使英拉交出临时政府总理职位。泰国局势再次暴露西式民主的“水土不服”。

与某个国家或地区热点相比,2013年由斯诺登打开的“窃听门”更加令世界咋舌。从本国普通民众,到外国民众、企业代表、政府官员,再到包括德国总理默克尔、巴西总统罗塞夫、墨西哥总统培尼亚等在内的外国领导人,美国展开的大规模秘密监控电话和网络,引发了世界的抗议与警惕。这样一个标榜“自由”与“人权”的国家,竟如此肆意地践踏他国主权与人权,不能不令人重新认识信息时代的安全问题。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