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头版发表重要文章:习近平同志在正定(8)

河北日报头版发表重要文章:习近平同志在正定(8)

1983年10月,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教育要改革,要改而不乱。根据这一原则,县里研究制定了《关于农村教育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将民办教师工资列入干部工资序列,补齐了以前拖欠的教师工资,较好地解决了民办教师待遇和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使广大教师特别是民办教师深受鼓舞。县里还积极推行教师聘任制、考核制,打破铁饭碗,全县2985名专职教师中有2833名达到了聘任资格,增强了教师队伍的上进心和责任感。

在抓好教育的同时,习近平同志还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当时,“文革”结束不久,正定县城到处是残垣断壁、碎砖烂瓦,粪土柴草混杂,生活垃圾乱倒,不少街道污水横流、坑坑洼洼。“五马闹市”、“四车乱行”、“三乱上墙”,成为正定县城脏乱差的真实写照。为了改变这一乱象,习近平同志大力推行“精神文明礼貌月”活动。他说,我们不能摘了“高产穷县”的帽子,又戴上了“高产脏县”的帽子。脏、乱、差严重影响了正定的形象,“两个文明”要一起抓。他提出,要以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教育为核心,抓党风带民风,抓县城带农村,抓典型带一般,以治理脏、乱、差为重点,狠抓环境净化、绿化、美化工作,整顿公共秩序,扩大文化活动阵地,让文明之风吹进每个家庭院落,让文明之花开遍正定大地。

长期以来,正定很多农村几乎没有什么文化生活,一些领导对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不够重视。习近平同志对此十分关心。他说,要把文化建设作为陶冶情操的重要载体,采取有效措施,丰富文化生活。

在他的推动下,正定文化建设稳步推进。普遍建立公社文化站和文化中心,并做到“四有”:有专职干部、有活动场所、有活动经费、有活动项目。凡有集镇的地方都建立文化中心,并逐步建设“两室”(图书室、文艺室)、“两场”(影剧场、体育场)、“两队”(文艺演出队、体育队)。恢复和建立俱乐部、青年民兵之家。利用秋冬农闲季节,举办农民夜校,普及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知识。到1984年底,正定建立了13个公社文化站,1个集镇文化中心,103个民兵之家,45个村俱乐部和54个科技小组。

W020140102399031011185

1984年5月,时任中共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到正定县武警中队调研,就加强领导,关心生活,把县中队建成一支新型的人民武装力量提出要求,并现场解决中队急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六、加强党的建设,强化组织保障

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加强党的建设。他指出,要摆正党的建设和“四化”建设的关系。忽视党的建设和政治思想工作,会给党的事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少数党员、干部存在违法乱纪、贪污腐败、作风涣散等问题,非下大力气抓好不可。

习近平同志要求组织部门摸清全县党组织和党员的基本状况,正确分析不同时期入党的党员的思想特点和主要问题,特别是摸清领导班子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要求各级党组织认真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根据习近平同志的意见,正定开展了针对党员的“三个教育”:一是新时期建党纲领的教育,二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三是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教育。

习近平同志还十分注重思想教育、理想前途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开展了“五好家庭”、“新长征突击手”、模范党员、“学雷锋、树新风”评比活动。他坚持发动群众,常抓不懈,一大批“学雷锋小组”、“青年服务队”、“小红花宣传队”活跃在正定大地。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