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翻看一下很多出过事儿甚至是大事儿,也就是碰到倒霉事件比如塌桥、倒楼、沉船、着火、矿难的官员,他们一个个都活得好好的,至少很少被追求什么领导责任,大不了一纸检查便轻松过关,有的还升了官。只有个别自律的引咎辞了职,但随后又在哪里复出了—不管怎么说,对这种自认倒霉的官儿,组织多是不会亏待的。
据此而论,看一个官是不是“倒霉透顶”,既不是看面相,号手脉,也不是看他治下出了倒霉的事儿,关键还是看他自个儿,能不能面对各种欲望的诱惑把持得住,那样,即使倒霉的事儿找上了门,也会气定神自闲,不做亏心事儿,不怕鬼敲门。
“倒霉官员”童名谦落马财产公示需提上日程
继童名谦遭查后,中国已经有17位省部高官落马。而纵观这些落马高官的台前与幕后,在前台是人,在幕后却是鬼……尽管那些“老虎”和“苍蝇”潜伏得很深,但中央不断“创新招”一定会查出“蛛丝马迹”,让腐败无处藏身。然而,治标之后是对治本的渴望,一直以来民众呼吁的官员财产公示需要提上日程,有了它,才能摸清官员的“家底儿”,也是最有效的反腐制度。
今年以来,“习八条”、群众路线整风活动、打老虎拍苍蝇等一系列反腐整风行动如火如荼,的确大振民心,让人们看到了改革的希望所在。
而防腐关键又在两个方面,一是建立重大决策程序机制,用以约束和规范领导干部的重大决策权;二是官员财产公示。这里需要提的是后一方面。因为建立官员财产公示,乃为社会呼吁多年,已成社会共识。
官员财产申报和公示制已被其他国家的反腐实践,证明为是一项比较有效的制度规范。2013年10月19日,澳门第一次把公务员财产申报改为公示,公示财产的官员还包括事业单位职员和政府企业高管。特首崔世安共有3套房、3个车位,海关关长徐礼恒是无房户。澳门过去执行的是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只有法官、警察和廉政公署的人员才可以查阅公务员的财产申报资料。2013年1月3日,澳门立法会全票通过公务员财产公示法案,从此,澳门特区政府在反腐方面与国际接轨,把公示财产作为从政的最基本要求。
倒霉官员如何才能转运?
童名谦被称为“他到哪哪出事”的倒霉官员,但据一位衡阳官场知情人士介绍,在他的印象中,童名谦基本不管事,也不擅权。为人低调时好,可不管事不一定就天下太平,一旦出事,必会有所追究。这种在其政不谋其事,笃信“无为而治”的行政不作为理念是不可行的。我国提出“终身问责制”就是要预防“打一枪换一地”,不谋政、不谋好政企图“跳槽”了事的情况出现。
倒霉官员要经受住“终身问责制”的考验,才能转运。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问责制,完善从严管理干部队伍制度体系。深化公务员分类改革,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领导干部“终身问责制”已经是时下考核监督官员工作成果、职业行为的有效办法,显然是正确的,客观的。公务行为出现过错的,责任的追究不因行为主体的职务变动、岗位调整而分离等。如此,算是从制度上补齐了究责的一个“短板”,不因时间、地点、职位而变化,一究到底、终身难逃。
倒霉官员要加强党性修养、端正作风,才能转运。党中央大力推进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党的优良作风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一些领导干部作风不正,存有宗旨意识不强,理论和实际脱节,责任心和事业心不强,政绩观不正确,个人主义严重,纪律观念淡薄等问题,给党和国家工作、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信仰坚定,自觉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带领广大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领导干部应不以自身得失为价值取向,而是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追求。
行得正,做得端,就不怕“终身问责制”的追查;加强修养、端正作风就能经得起历史、人民、实践的检验,如此为官怎还会霉运当头?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