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农地征用。2013年,网络媒体和网民对农地征用中发生的恶性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表达了愤怒和不满。河南项城、新安等地为了征地而铲除小麦、强拆养殖场等消息在年初曝光。继3月末河南中牟、湖北巴东发生农民因不同意征地问题被碾压致死事件后,四川西昌在4月3日也出现类似悲剧,引发社会强烈反响,舆论怒斥“视人命如草芥”,并引发大量跟进报道与评论,呼吁如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不再践踏农民的生命尊严是各方亟待思考的问题。6月份河北曲周县政府以“储备土地”为名强毁300多亩即将成熟的麦田和进入盛果期的蔬果、湖南安化近百农民立生死状讨5亩地等在年中都曾成为舆论焦点。而在年底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农村土地改革的有关精神则给予了重点关注与期待,“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城市建设用地同等入市”、“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用、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和“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等内容成为热议焦点,被新华网称为“全会送给农民的三个大红包”。
八、农村人居环境。这一话题从来没有像2013年这样被重视并持续关注。从年初开始,由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排污和生活垃圾导致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就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层层深入予以曝光报道,并持续到年底。媒体援引中国社科院《农村绿皮书》说,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环境压力继续增加,表现为农业投入品对环境的污染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威胁,以及畜禽养殖业的环境污染。《法制日报》刊发系列报道,曝光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化工企业违规排污导致水源严重污染,并详列了水污染地区患癌村民名单,工业排污导致的农村水源污染、耕地污染问题频出。广西三岔镇三岔村村民樊祖韦在家乡村庄实景取材,拍摄微电影《母亲河》,关注当地农村的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新京报》援引环保部相关数据称,针对全国798个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农村饮用水源和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这都引发了网民强烈共鸣,纷纷讲述农村垃圾围村、污水随意排放等现象,指出“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家里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成为一些农村生活环境的真实写照,呼吁建立长效治理机制,还原青山绿水。10月份,农业部等四部门在“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上通报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情况以及同期国务院出台《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都受到关注和好评,认为这是释放了新一届政府重视农村环境治理的积极信号。
九、农民工。2013年一开始,农民工讨薪话题就进入了月度热帖排行前十名。媒体图文报道了多地农民工穿戏服、跳“江南STYLE”、扮“愤怒小鸟”等无奈的讨薪方式。但全年网络媒体和网民更关注的则是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对其薪酬、医疗、社保、住房以及迁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人民网援引有关数据称,七成农村户籍流动人口愿意在城市长期居住,但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在城市落户。舆论指出,农民工市民化绝非在户口上实现“农转非”,还应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统筹安排,实现其在福利和权利上的市民化。《经济观察报》在《城镇化的“榨菜指数”》一文中提出,以“榨菜指数”观测流动人口的变迁,比如涪陵榨菜2008年以来在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的销量呈现一边回落一边增加的态势,可以判断农民工大军正从珠三角、长三角撤离,向中西部回流。《经济参考报》在11月份载文说,新生代农民工约占全部外出农民工总数的61%,他们更认同城市,但同样面临着既留不了城,又回不了乡的尴尬境地。《瞭望》则呼吁国家从战略层面考虑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问题。而12月份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的各类城市的城镇化路径,则让各界和网友对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增添了许多期许和盼望。
十、农村养老。农村老年人及农民工养老问题在2013年也受到关注并呈逐步升温态势。红网指出,农村年过60岁的老人每月只能领到几十元的低保金或养老金,在物价高涨、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又能有多少农村孩子能挑起“养儿防老”的重担,农村养老应进一步强化制度保障。人民网援引相关数据称,50岁以上农民工已破3600万人,养老问题或将在5年内爆发。《大众日报》发文《老一代农民工如何“退休”》说,农民工不满意现行新农保的养老金制度,希望能拿上和城里人相同水平的退休养老金,受到不少网民力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