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
国家重建存在诸多变数
由于关系到阿富汗的主权和美国未来十年在阿布局,美阿《双边安全协议》经历一年多的角力,终于在前不久成形,并通过大支尔格会议批准。但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提出新要求,推迟签署协议。美国以全部撤军及切断对阿援助相要挟,威逼卡尔扎伊尽快签字。卡尔扎伊一方面判定美国不会放弃阿富汗、以此为赌注争取更多权益,另一方面谋求摆脱日后背负“签约卖国”的骂名。美阿最终签署协议的可能性较大,但如若美国启动全部撤军计划,阿富汗未来局势动荡趋势将加剧。
阿富汗将于2014年4月5日举行总统选举。在当前形势下,阿富汗能否按预定计划进行大选,大选会否引发动乱,何人最终胜出,都有诸多未知因素。大选结果需要得到阿多数民众的认可,否则恐将成为爆发内乱的导火索。
伴随美国撤军,阿富汗军警将逐步独立承担国家安保责任,其能力将接受考验。阿富汗塔利班的实力已不复当年勇,卷土重来的可能性较小,但对国家重建的破坏力不容低估。阿塔温和派为谋求撤军后获得更大政治空间,和谈是其最现实选择;强硬派则倾向于等待美军撤离后留下的“安全真空”。阿政府与塔利班迟迟未能展开和谈,阿国内难以实现长久和平与稳定。
乌克兰
俄欧展开“金元外交”博弈
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政府突然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引发了乌国内持续不断的大规模抗议,酿成了继2004年乌“橙色革命”以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这场危机不仅凸显了乌国内政治的深刻矛盾,更折射出俄欧在乌所展开的激烈地缘政治博弈。乌克兰暂停入欧进程,俄罗斯在这场博弈中虽占据上风却并未完胜。
在俄欧各自地缘战略布局中,乌克兰均居于首要地位。随着乌国内政治危机的持续发酵,俄欧在乌博弈随即进入“金元外交”阶段。欧盟计划2014年向乌提供8800万欧元预算支持资金。俄罗斯已宣布将对乌天然气价格降低1/3并购买150亿美元乌国债。在当前欧元区经济低迷的背景下,欧盟很难满足乌方为达成协定而提出的资金要求。面对俄罗斯在资金上对乌的大力支持,欧盟在2014年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扳回局面尚不明朗。
面对复杂的国内政治局势,乌克兰如何走出政治危机近期将成为俄欧在乌博弈的关键。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