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海域
杂音不改“东紧南稳”态势
2013年中国周边海洋形势呈现“东紧南稳”态势,2014年的海上形势将延续这一态势。
2014年,安倍政府的政策焦点很可能从经济转向安保议题,不会放弃利用东海紧张来推动修宪扩军。安倍表示不会接受“中日共管钓鱼岛”,有些政客扬言将中国的东海油气开发活动提交国际仲裁,再加上“东海防空识别区”后续效应的持续释放,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给中日关系制造了新的障碍,中日关系短期转圜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双方虽都无意挑起冲突,但擦枪走火的风险依然存在。
南海合作将处于上升轨道,已签协议有待落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被充实更多内涵,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的细化方案有望出台,“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磋商将稳步推进。当然,南海仍然会有杂音干扰,但掀不起大风浪。南海的暗流则是美日等国基于不同利益考量和对国际规则的不同理解,加大介入力度,将南海问题视为牵制和防范中国的重要抓手。
西亚非洲
动荡隐患难以根本消除
种族、教派、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南苏丹新生政权孱弱,当权派中的丁卡族与努维尔族内讧难息,危机虽有暂缓的可能,但根本矛盾不易化解,动荡隐患难以消除。埃及“二次革命”后,军方竭力控局,穆兄会被宣布为恐怖组织后不会善罢甘休,正积聚力量,伺机进行新一轮对决,埃及短期内难避动荡与混乱的局面。与穆兄会关系密切的土耳其执政党倘若继续推行过于宗教化的政策,则国内骚乱将再次风生水起。也门、利比亚等国艰难转型,政府维稳进程中将充斥暴力与动乱。
2014年,恐怖势力将继续在西亚北非地区趁乱坐大,“尼日利亚博科圣地”“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索马里青年党”等恐怖组织将加强合作,相互联动,将西亚北非地区打造为恐怖活动的新策源地和大本营。基地组织将加大对地区国家的渗透和搅局力度,肯尼亚、尼日利亚、利比亚、也门、马里、伊拉克等国的恐怖活动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