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半岛
如何良性互动最为关键
在地区形势仍处僵局的大背景下,朝韩主动向对方显示灵活均有难度,要松动在无核化问题上的严重对立更非易事。2013年的情况显示,两国内政方面都出现新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对外交政策和与对方关系有负面影响:韩国朴槿惠总统支持率从上台之初超过70%跌至年末的40%,直接原因是经济改革目标未能兑现,以及表现为选举过程被质疑、一直未能平息的朝野党争。已有分析认为这将导致2014年韩国进一步收紧对朝政策以转移执政党压力。不论是韩国因此误判形势而调整政策方向,还是朝鲜为避免政局再受冲击而试图把焦点引向外部,都极易导致双方关系再起波澜甚至擦枪走火。
与此同时,朝韩之间良性互动的正能量仍然存在。对朝关系在朴槿惠2013年政绩评价中相对获评较高,她在极其困难的形势下仍未放弃以对话合作为基础的“信赖进程”,被国民认为既坚持了原则又基本稳定了局面。再从她在野时即访问过平壤、并与朝前领导人金正日达成过共识的经历与信念看,在下一步施政中寻机打开南北关系局面,也是可以期待的。
巴以和谈
极端势力威胁和平前景
美国国务卿克里上任后力促巴以和谈,推动双方于2013年7月重启和平进程,计划在9个月内达成最终协议。为防止内外干扰,此次会谈在保密状态下进行。国际社会衷心期望巴以和谈能在2014年取得突破。
美国推动巴以复谈的考虑是:为解决日益迫切而棘手的叙利亚和伊朗问题,需利用和谈营造气氛、体现价值,冲抵俄罗斯不断增长的地区影响力。但美国与伊朗搞缓和,触动了以色列的心理防线,遭致其强烈反弹,巴以和谈面临再度崩盘的危机。囿于双方关系的现状,巴以未来即使达成某种协议,也将因各自内部极端势力反对而难逃厄运。
巴以矛盾演绎至今,正逐步流失解决问题的现实基础。首先,以色列经过数次战争已成为绝对强者,其真正关切在于国家的犹太属性和安全问题,拟在经济和安全领域加深与巴勒斯坦的联系,而弱化后者的国家职能;其次,哈马斯武力夺取加沙地带后,巴勒斯坦未曾建国、先行分裂,统一的民族解放事业不复存在,“两国方案”失去原有内涵;最后,在双方力量对比严重失衡、又缺乏动力的情况下,和谈若想取得进展,强大而持久的外力介入是必要条件,但作为和平“掮客”的美国近年来实施亚太战略“再平衡”,巴以和谈已逐步“边缘化”。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